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 题号:21053165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下图,图示为某季节的主要气流)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超过陆地总面积的1/3,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反应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比北方多②土壤疏松肥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更强④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110.72°E,19.61°N),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天问一号”计划在2021年2月进入环火星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火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B.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C.火星属于地内行星D.火星绕日公转周期小于365天
2.“天问一号”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处于23日的范围小于2/3B.地球逐渐靠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C.发射场火箭影子长度接近一天中最短D.发射场盛行干燥的陆风
2020-12-22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短时强降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类,中央气象台定义的短时强降水是指小时雨量≥20毫米,而暴雨的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以上。相比之下,短时强降水的“爆发力”更强。下图为1991—2009年4—9月全国短时强降水一日内的变化统计图(台湾资料暂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一天当中,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午后16—17时,主要原因是午后(     
A.气温迅速上升,达一天中最高值
B.气温迅速下降,近地面水汽容易达到过饱和
C.地面气温开始上升,大气的上升运动更强烈
D.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可能激发出一些热对流
2.图中显示,午夜会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小峰值,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B.绿洲C.地形D.锋面
3.根据形成原理推测,夏季午后发生短时强降水频率最高的省区是(     
A.云南B.江西C.陕西D.四川
2024-03-07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甲乙为近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乙>甲>丙>丁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D.甲>乙>丙>丁
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B.乙
C.乙D.丁
3.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且该地位于沿海地区,此时为白天,则(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风从甲吹向乙B.甲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风从乙吹向甲
C.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风从乙吹向甲D.甲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风从甲吹向乙
2023-11-17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