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5 题号:2211868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布苏湖位于我国辽宁省松辽沉降带中心。大布苏在蒙语中为盐碱之意。大布苏湖湖盆形成于早更新世末期,由风力吹蚀形成,之后形成大布苏湖。大布苏湖初为淡水湖,到全新世晚期湖水由淡水转为碱水。湖东岸有明显的两级阶地,阶地前沿高差约20m,阶地前沿形成奇特的狼牙坝地貌景观。湖中小岛泥淖遍布,人畜极易深陷其中,无法自救。图左为大布苏湖位置图,图右为沿44.8°N所绘的大布苏湖区域地形剖面图。

(1)推测早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2)分析湖东岸阶地“狼牙坝”地貌的成因。
(3)推测大布苏湖是内流湖还是外流湖,并说明其中盐碱的来源。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
(2)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2024-06-11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概况。


材料二 尼日尔河各河段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尼日尔河下游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月到9月,另一次在12月到次年2月。

材料三 尼日尔河下游流经尼日利亚,该国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主要粮食作物有高粱、小米、玉米、小麦等。


(1)简析尼日尔河下游形成两次汛期的原因。
(2)近些年来,图中河流P处至尼亚美段水量不断减小,试分析其原因。
(3)尼日利亚拟在中、北部种植水稻,请分析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2019-02-22更新 | 6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2022-11-01更新 | 4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