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海—气相互作用 > 海—气热量交换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8 题号:2212225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图1)。海洋碳汇(蓝碳)主要由溶解度泵和生物泵等过程驱动。溶解度泵是通过海气交换过程,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泵入海洋,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水温降低而提高。生物泵是海洋浮游生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的有机碳向深海转移的过程。

图1碳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2019年末至2020年初,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生的丛林火灾向空气中释放了数亿吨二氧化碳、大量草木灰和气溶胶。图2方框处显示的是火灾后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表层的“水华带”(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分布状况,95%的火灾碳排放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被海洋中植物吸收。

图2

材料三: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可以增加蓝碳。我国在青岛鳌山湾海带养殖试验区设立了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区。

(1)图1中(     )应填____。简析蓝碳主要集中在海洋生态系统中间层、深层的原因____
(2)指出材料二所描述的过程中存在哪些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或能量循环。
(3)阐述本次澳大利亚山火影响下的碳循环过程。
(4)分析青岛人工上升流增汇示范区增汇效果良好的原因。
【知识点】 海—气热量交换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尔马拉海是亚洲小亚细亚半岛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内海。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这里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全年降水量接近1000毫米。下图示意马尔马拉海位置。



(1)指出马尔马拉海与黑海之间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
(2)阐述马尔马拉海海水盐度最高的季节及成因。
(3)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说明马尔马拉海冬季降水多的原因。
2023-12-31更新 | 21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载人深潜器,其实际下潜最大深度达 7062 米,创造了载人深潜的世界记录。下图中标★处为“蛟龙号”当时下潜位置。

材料二 下图是南太平洋等盐度线、等温线及赤道附近的沃克环流示意图。

(1)“蛟龙号”下潜处的地形是___,该地形的形成原因为___。“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海水温度的变化特点符合下图中的___曲线

                                             
(2)“蛟龙号”担负着海底资源的勘探任务。海底矿产资源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为
(3)深海活动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有___
(4)上图中C处盐度高的原因是___
(5)试从洋流的角度解释沃克环流的形成原因。___
2016-11-26更新 | 3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见图)是太平洋沿岸最北的边缘海,夏季,西部海域表层海水稳定成层;受阿留申低压向北移动的影响,大部分海区能见度极差。主要以硅藻为食的浮游生物的生长旺季是春季和秋季;硅藻的多少与表层海水的温度、营养盐含量呈正相关;表层海水中营养盐主要来自海底;降水和海水对流影响表层海水营养盐含量。



(1)分析白令海海域夏季能见度差的主要原因。
(2)描述白令海西部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稳定成层的形成过程。
(3)说明春秋两季白令海浮游生物生长旺盛的主要原因。
2023-02-02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