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2217240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塔哥尼亚冰原是全球第三大冰原区,位于冰原之上的雪山大多由花岗岩组成,多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其中位于人烟罕至的菲茨罗伊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冰原略图和菲茨罗伊峰景观图。


(1)简析巴塔哥尼亚冰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条件。
(2)利用地质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尖峰的形成过程。
(3)分析菲茨罗伊峰除了“云雾”之外攀登难度大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2023-11-07更新 | 20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巴经济走廊(左图)中国段纵贯帕米尔高原。盖孜河谷段是中巴经济走廊国内段的咽喉路段,河谷北依盖昆山,南靠公格尔山,河谷平均海拔不到 2500米,两侧山峰冰川广布,河谷内多松散的堆积物。近50年来,该地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右图示意盖孜河谷典型的横剖面。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盖孜河谷内松散堆积物多的原因。
(2)与降雪相比,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帕米尔高原冰川的消退,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2021-07-10更新 | 2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园内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最大可达3000多米,山地冬季积雪量大。其社观的花岗岩峭壁、瀑布、清澈的溪流、冰川地貌、巨型红杉林为国际所公认,但该公园山火多发,导致大量红杉林被毁,1984年被选定为世界遗产。形成于公园内船长峰西南坡(海拔约2000米)上的“火瀑布”极为壮观。“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傍晚时在各种因素齐备时,夕阳的光线才有可能“点燃”这条瀑布,创造魔幻般的色彩。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2月。下左图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下右图为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由第四纪冰期的冰川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浮雕”等冰川地貌引人入胜。光滑花岗岩最完美的部分分布在海拔2400~2700米的地方,有的方圆达数公里,光滑的花岗岩其保存最完好的部分光彩照人,像平静的水面和玻璃一样反射着阳光,犹如“浮雕”一般叹为观止。

(1)说明当地“火爆布”奇观仅能在每年2月短短数天傍晚时才能“点燃”的原因。
(2)叙述花岗岩“浮雕”地貌的形成过程。
(3)指出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山火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024-03-05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