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284 题号:22638997

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温度层结,称为逆温层结,而在逆温层结中某些高度有逆温极大值,通常称它为逆温中心。山谷热力环流使山谷中常出现逆温现象,受山谷风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影响,山坡常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双逆温中心现象。图示意受山谷风影响,某谷坡处气温和风速的垂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高度50米以下风速向地面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谷坡地面温度B.地转偏向力C.气压梯度力D.地表摩擦力
2.能够导致谷地逆温中心强度增大的是(     
A.山风势力强B.谷风势力弱C.山顶气温高D.山谷气温低
3.双逆温中心的形成与消失的顺序是(     
A.下部逆温中心先形成,先消失B.上部逆温中心先形成,先消失
C.下部逆温中心先形成,后消失D.上部逆温中心后形成,先消失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林线(山地森林带的最高界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下图为北美内华达山山体效应模型图。(T1为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温度,T2为山体外部同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A.山体内部降水少,天气晴朗,获得太阳辐射多
B.山体内部海拔高,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多
C.山体内部植被稀疏,热容量小,升温快
D.山体内部地形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2.有关该地山体效应强弱的季节变化及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夏季强于冬季,夏季晴天多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使得山体地面辐射强
B.冬季强于夏季,冬季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总量多使得山体增温显著
C.夏季强于冬季,夏季夜长昼短,热量散失少,内外温差大
D.冬季强于夏季,山体内部冬季不易受冷空气影响,内外温差大
3.有关a林线和b林线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林线山体外侧低于内侧是因为外侧受太平洋水汽影响,降水多
B.a林线山体外侧低于内侧是因为内侧为向阳坡,光照条件好
C.b林线山体外侧高于内侧是因为外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D.b林线山体外侧高于内侧是因为山体内侧受山体效应影响热量条件好
2023-03-25更新 | 149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露点温度是在固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降至的温度。如图示意我国某地2月14-18日期间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曲线序号依次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2.该地室内地面与墙体受潮最严重的时段大致出现在(  )
A.14-15日B.15-16日
C.16-17日D.17-18日
3.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
2020-04-23更新 | 37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彩条布覆盖成棚是一种简捷实用新型的保护性设施,具有防冻增温的作用,当今已逐步运用于经济林果木:下图中曲线示意我国某原种场梨园示范区寒冷期(1月初---3月初)阴、晴天棚内、外的平均气温逐时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棚内阴天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有关该地所在省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季分明、植被茂密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D.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3.寒冷期彩条布覆盖棚内、外平均气温的逐时变化说明
A.棚外晴天气温日较差最大
B.白天棚内气温下降的速率晴天小于阴天
C.棚内防冻效果阴天较晴天好
D.白天棚外气温上升的速率晴天小于阴天
2020-05-22更新 | 7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