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6 题号:2272290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11日,我国首条百万吨、百公里高压常温高密度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一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正式投入运营。齐鲁石化将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后,注入胜利油田地下油层,将原油“驱赶”出来,同时就地封存,从而实现减碳、增油双赢。下图为CCUS技术示意图。

(1)说出齐鲁石化建设CCUS项目的优势条件。
(2)依据图文材料,推测CCUS项目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分析CCUS项目的推广使用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3-24高二下·河北·期中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选择地球”环保公益活动,呼吁人们选择“低碳生活”而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2: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    (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 。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018-11-12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通过碳循环维持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碳循环过程,碳排放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图左是全球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图,图右示意碳循环。

(1)据图左说明1900年以来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2)阐释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
(3)参考范例,分别概括表中我国制定的控制碳排放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措施

目的

范例:清洁利用化石能源、开发非化石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或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

发展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

____

植树造林,恢复湿地

____

设立南南合作基金

____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____

2022-11-06更新 | 14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面以下的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通过构造地层封存等方式实现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的过程。是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封存位置不同分为陆域封存和海域封存。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各地“双碳”行动的推进,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下图示意二氧化碳海底地质封存主要方法。

   

(1)指出利用海底以下深部地质结构封存二氧化碳的优点。
(2)说明近年来我国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主要作用。
(3)简述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推进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应采取的措施。
2023-09-13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