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22774711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土地非粮化的压力将逐渐增大。此外,工业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将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挑战。因此,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土地非粮化问题值得关注与研究,需谨防过度“非粮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农村土地流转引发土地“非粮化”的原因(     
①追求效益而改变种植模式 ②不同经营主体加剧“非粮化”
③相关政策要求不明确 ④“地租”上涨加剧“非粮化”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④
2.关于土地“非粮化”带来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土地质量B.阻碍粮食产量增长
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单产D.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粮食产量占㒰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下面两图分别为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甲)与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1.下列地区耕地质量最好的是(     
A.黄土高原区B.长江中下游区C.黄淮海区D.四川盆地区
2.为提高图乙中耕地平均等别最低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种植经济作物B.全部施用农家肥C.修建水平梯田D.大规模更换表土
2024-05-07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指从一个群落中连续两次抽样所得到的个体数属于不一种的概率,可用于表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类型的多样性特征,指数越大,表明种植结构类型越丰富,各类粮食作物分布越均匀。下图为2004-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播种面积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4—2020年我国(     
A.主粮(稻谷、小麦)产量呈现轻微波动B.粮食作物结构安全呈现明显的不稳定状态
C.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因气候变暖而增加D.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下降使主粮安全性提高
2.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占比总体增加的原因可能有(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出口规模扩大③城镇化水平提高④市场需求量增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4更新 | 4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69%,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地区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我国中部粮食生产区分区图(图甲)及各区域耕地面积及等级结构图(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注:根据我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我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1.上图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区B.黄淮海区
C.长江中下游区D.四川盆地区
2.图乙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A.位置偏远,农业技术落后
B.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
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
D.人口少,土地资源开发力度小
3.图甲中有一区域的耕地质量最差,为提高该地区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种植耐旱作物B.全部施用农家肥
C.修建水平梯田D.大规模更换表土
2021-09-19更新 | 14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