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28546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乌素沙地在唐代曾经是绿洲,后来逐渐变成了茫茫大漠。曾经风沙危害十分严重的毛乌素,如今80%的沙漠得到治理。在治沙过程中,草方格固沙技术功不可没。草方格固沙技术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1×1米)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进沙中,留麦草的1/3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固沙工程见效的同时,再选用当地红柳、梭梭等灌木进行绿化治理。左图示意毛乌素沙地位置,右图示意毛乌素沙地的草方格沙障。

(1)分析毛乌素逐渐变成了茫茫大漠的原因。
(2)分析毛乌素沙漠草方格沙障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朗溪镇位于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典型喀斯特槽谷(喀斯特地区一种谷坡急陡的槽状谷地),槽谷流域面积为167平方千米,其中喀斯特面积为153.67平方千米。朗溪镇石漠化严重,曾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山”。近年来,当地多举措高效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头山”变得生机盎然。下图分别示意朗溪镇地理位置及石漠化景观。

(1)分析朗溪镇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述石漠化对朗溪镇当地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推测朗溪镇当地高效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主要举措。
2023-12-25更新 | 2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普若岗日冰原(图左)海拔多在5500米以上,随着冰川退缩,普若岗日冰原边缘发育了新月形沙丘群,沙丘表面水分条件较好。冬季时沙丘个体规模增长快,但是移动速度慢。图右示意该地区新月形沙丘的发展及结构。



(1)在图左方框中用→画出当地的盛行风向,并指出该区域沙丘沙源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分析冬季时该区域沙丘个体规模增长快、移动速度慢的原因。
(3)依据图右信息,推测该区域沙丘发育过程中气候的变化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023-03-03更新 | 7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岷江上游的汶川县、理县、茂县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三县河谷年降水量550mm左右,气候干热,是我国十分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三县岷江流域谷坡石化、谷底沙石化现象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谷坡石化(岩石裸露出来)、谷底沙石化范围扩大。下图示意岷江上游部分区域。

(1)从植被角度,分析汶川县、理县、茂县三县岷江流域谷坡石化、谷底沙石化的形成原因。
(2)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汶川县、理县、茂县三县岷江流域谷坡石化、谷底沙石化范围扩大的原因。
(3)简述防治汶川县、理县、茂县三县岷江流域谷坡石化、谷底沙石化扩大的措施。
2023-04-19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