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6 题号:2453426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读“北半球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1月或7月),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2)图中低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其形成原因是                         
                                            
(3)图中A处此季节盛行           季风,形成该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2017-11-15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此图对应的日期接近的是____。(填出①②③④中正确答案)①春分日②夏至日③秋分日④冬至日
(2)图中甲地所在地区该季节受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
(3)图中乙地所在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盛行____风(填风向),形成原因是因____差异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2022-01-28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气候学习中的绘图和制图

绘图是地理学习策略实践中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绘图可以帮助自己将地理中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具体生动、通俗易懂。下图是小高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相关图形。

   

(1)图甲中表示纬度为30°、60°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处风带名称是___________,它与图乙中__________(填a或b)风带的风向一致。
(3)分别分析N、E两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小高同学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知识,继续绘制了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和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4)如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     
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C.M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
(5)通过模式图,分析M气压带和Q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该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并说明其气候特征__________
(6)根据南亚冬、夏季风的形成原理,据如图描述图中丙风向的变化时间与过程,月份_______,变化过程__________

   

小高同学查询了福州市区不同方向夏季各月的水汽输入与输出量的大量数据,并用计算机绘制出不同年份水汽输送形势差异的柱状图。

   

(7)读图判断,为福州夏季输送水汽的主要气流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8)运用雨带移动规律的知识,解释福州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小高同学结合气象资料用计算机绘制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等压线示意图,请你结合此图分析对应的天气状况。

   

(9)若如图中各处水汽充足,①-④四地中正在降水的是___________,产生连续性降水的是_______
(10)A、B锋中能带来寒潮天气的是___________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天气,与甲乙丙丁四个天气系统有关的是___________描述该天气系统气流运动状况___________

下面两图依次小高同学查询和绘制的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统计图(曲线代表气温/℃,柱状代表降水/mm)。

   

(11)从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差异等方面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
(12)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极其干旱的原因。
2023-06-28更新 | 3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