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4 题号:8104005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是
A.净化各种生产污水B.提供居民生活用水
C.形成对流,净化空气D.释放热量,降低气温
2.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城市内涝灾害严重B.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城市发展缺少规划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降水丰富,蒸发微弱B.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植物茂盛,涵养水源D.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2017·河南郑州·一模 查看更多[17]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9-06-01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世纪80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扩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居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和摆摊经营。随着富裕村民陆续外迁,租户则成为照看房屋与商铺的二房东。下图示意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A.交通线路增多B.外来人口流入C.老旧民房改造D.生态村居建设
2.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沈巷村民居经营组织方式的自发演变有利于(     
①实现村居成员协同共建②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③形成经济利益共享模式④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3-16更新 | 19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苏州城区常住人口为512.51万人,苏州跻身特大城市行列,与此同时我国特大、超大城市也将由此扩容至22个。下表为我国超大城市人口结构特点。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万)性别比(%1559岁人口占比(%60岁以上人口占比(%
上海市1987107.3366.822238
北京市1775104.6568.5319.63
深圳市1744122.379.595.33
重庆市1634102.262.2221.87
广州市1488111.974.7211.41
成都市1334101.068.7417.98
天津市1093106.368.7421.66
1.下列有关深圳市人口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高,青少年占比大B.产业发达,迁入劳动力多,劳动力占比高
C.重工业发达,迁入的男性人口多,性别比失调D.环境污染严重,老年人口平均寿命较短,老龄化水平低
2.苏州成为我国第22个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优美,气候宜人B.高科技产业发达,吸引的人才多
C.交通便利,便于人口迁移D.受大都市的产业、人口溢出效应影响明显
3.不属于苏州成为特大城市带来的影响的是(     
A.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B.增强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
C.减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公共资源利用率D.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024-06-08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