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993398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群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见下图)是全国 19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

材料二:2017年,乌鲁木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82亿元,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1 :30.2 :68.7。全市年末总人口222.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20万人,乡村人口24.41万人。乌鲁木齐市农业上主张“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策略,稳步推进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改变过分依赖种植业的格局。

(1)分析乌鲁木齐市制定“少种粮、多栽树、冬季不搞大棚蔬菜”政策的原因。
(2)描述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3)简述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水平远低于我国东部城市群的原因。
(4)简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流量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流汇合或弯曲的地方)、“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因为这里聚落_____(安全/危险),依据是___________
(2)聚落布局在此的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3)我国东部地区房屋坐北朝南的原因。
2020-04-18更新 | 7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米古堰塞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上游巴塘河段。该河段属金沙江流域的深切峡谷地貌,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在2000m以上,两岸山体自然坡度陡峻,在30°以上。该区域内河谷多呈“V”形,宽度为200~400m,属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小于4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该湖气温最高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19℃;气温最低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3.7℃。下图示意金沙江上游巴塘河段地形。



(1)推测特米古滑坡体发生的河岸,并说明滑坡形成的理由。
(2)分析特米村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特米古滑坡体形成后对上游河段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11-11更新 | 10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密集,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珠中江”(珠海、中山、江门)等三个新型都市区,率先实现一体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材料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四十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社会、环境问题,阻碍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材料三:左图为1985年与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右图为1980—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示意图。

(1)简述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2)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出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可能会伴随出现的问题。
2023-04-15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