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二模 2021-06-25 4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fèn)        (chǐ)        而出(kuàng)
B.求(kě)        (huàn)       头盖脸(pī)
C.职(xùn)       (duò)       百折不(náo)
D.忿然(fèn)       改(chuàn)     章显志(zú)
2021-06-25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______、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____________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____________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

A.悠久        简化        称呼B.悠久        简洁        称誉
C.悠然        简洁        称呼D.悠然        简化        称誉
2021-01-15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的一段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1-06-25更新 | 7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填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电影(1)_________罗马假日________里有一句台词:“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2)__________中国读书人也历来有(3)________读万卷书,行万里路________这一愿望。当我们在现代城市的钢铁森林里徘徊(4)________迷茫时,不妨置身于万卷书中,可能会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A.(1)“”       (2)。”       (3)“”       (4)、
B.(1)“”       (2)”。       (3)“”       (4),
C.(1)《》       (2)”。       (3)《》       (4),
D.(1)《》       (2)。”       (3)“”       (4)、
选择题 | 容易(0.94)
5. 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望中所见,描绘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睹物伤感,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痛。
B.颔联借对花鸟的感受,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C.颈联写因战乱,长安城大火持续了三个月,致使家信无法及时抵达,所以“家书抵万金”。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021-01-13更新 | 653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对抗病毒,我国宋代就有了“疫苗”

为了防控疫情,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的接种新冠疫苗。接种了疫苗,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人们用物理方法(如捣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①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热苗”。②“时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毒性也很大,“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③无法确保对被接种者全部有效,且风险较高。④所以在明代隆庆年间,人们又发明了比“时苗”更为安全的“熟苗”接种之法。⑤所谓“熟苗”,指的是以接种发出来的症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7代后火毒汰尽,再用来给健康的人接种,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正是这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症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就是说用“熟苗”接种,八九千人中不能救治的仅有二三十人。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牛痘疫苗。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

(选自《科普时报》嵇立平,有改动)

6.下面不能说明“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一项是( )
A.北宋时期就发明了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当时称“痘苗”。
B.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7代后火毒汰尽,再用来给健康的人接种,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C.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熟苗”接种法。
D.19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
7.下面对第三自然段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句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时苗”有疗效,但毒性也比较大。
B.第③句运用摹状貌的方法,把“时苗”的毒性之大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C.第④句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人们从未停止对安全可靠疫苗的追求。
D.第⑤句运用作诠释的方法,说明了“熟苗”的具体内容。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80%以上。”
这句话中“80%以上”,说明了这场天花瘟疫致死率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B.本文介绍的内容,按照北宋到明代,再到18世纪……进行说明,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C.本文主要说明,现代疫苗确实出现在欧洲,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祖先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D.本文题目《对抗病毒,我国宋代就有了“疫苗”》,态度鲜明,强调了我国有悠久的对抗病毒历史,充满了自豪感。
2021-06-18更新 | 24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问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          以为妙
B.不知人之乐          起坐喧哗者
C.颓然乎其          千二百里
D.醉翁意不在酒       辍耕垄上
10.下面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见渔人,乃大惊。
C.孔子云:“何陋之有?”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先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作者被贬滁州,为了忘记现实的痛苦,纵情山水,借酒消愁,与山中的智仙一起修建了美丽的醉翁亭。
C.第②段写了早晚晴阴变化,又写四时不同的景物,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沉浸在美景变化之中的愉悦之情。
D.文末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2021-06-25更新 | 3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