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一模 2021-08-23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广元春光好   赏花正当时

二月的广元,雨雪滋后的群山披上了新绿,在青________()的春风中连绵起伏。春风吹开了金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花们身________()曼妙,笑靥灿烂,一路走来,共同________(zhuāng)扮广元美丽的春天。

利州区三堆镇井田村,200余亩油菜花竞相开放,金黄色的花朵________(yìng)入眼帘,点(zhuì)山水,景色怡人。梯田式的油菜花画卷,妆点着错落的村庄、蜿________(yán)的白龙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风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年3月,苍溪县15万亩梨花然开放。一株株高大的梨树上,一团团一簇的梨花,莹似玉,皑如雪,放出春天的气息。身临其境,怎能不心旷神怡

4月下旬至5月中旬,旺苍盐井河彩色原始森林公园是高山杜鹃花盛开的季节。花开时节,2000多亩高山杜鹃花连绵数十里,漫山粉色,形成一望无际的花海,蔚为壮观

——《广元日报》(2021年3月2日A06版   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青______(sè)   (2)身______(zī)曼妙     (3)______(zhuāng)扮
(4)点______(zhuì)   (5)______(yìng)入眼帘 (6)蜿______(yán)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滋(A.rùn       B.yùn)     (2)然(A.qiāo       B.qiǎo)
(3)莹(A.jīn       B.jīng)   (4)一簇(A.cù       B.chù)
(5)放(A.zhàn       B.diàn) (6)皑如雪(A.ái       B.kǎi)
3.文中画“       ”线的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蔚为壮观”在文中指高山杜鹃花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B.文中“笑靥灿烂”“漫山粉色”“景色怡人”都是主谓短语。
C.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这样求全责备了。
D.划线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
2021-08-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欣赏明代书法家祝枝山的书法作品(局部),依据图片中方框内的句子回答问题。


5.关于书法字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B.这是一幅楷书作品,笔画分明、起收有序、行款整齐,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C.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D.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6.在我们学过的《出师表》中,与“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五月渡泸,深入不毛B.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2021-08-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

(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接着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B.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重要文化遗产、民间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三个层面来论述的。
C.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D.文章是从要知晓文化家底;要挖掘文化遗产;要深入研究文化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的。
8.在文段划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②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
③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
④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A.③④②①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
2021-08-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乙】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堆积)大满,素蟫(书中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清·袁枚

9.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序”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甲文属于赠序。“说”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叙事,是为了说明一种道理。
B.甲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作者刻苦的精神,虚心的态度令人敬佩。
C.乙文作者就青年黄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借此勉励他要珍惜机会、勤奋学习,层次清楚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一中心论点。
D.甲文中宋濂觉得年轻人生活和读书条件跟自己比起来都过于优越,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这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学业不精而且品德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皆绮绣          被:同“披”,穿着        幸而遇予乎        固:本来
B.色愈恭,礼愈     至:周到                 家贫难             致:得到
C.足肤皲裂不知     而:连词,表转折,却       授以书告之曰        而:连词,表并列
D.略无慕艳意        略无:完全没有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这样
11.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B.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C.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D.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1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3.甲文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请结合实际谈谈。
2021-08-0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行香子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于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白描手法、寓情于景等,请任选一种,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2021-08-08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