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七年级 期中 2021-11-07 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捻(cuō)          眼(zhǎ)          (xǜ)          时(chà)
B.争(zhí)          别(jué)            浴(mù)             人声沸(dǐng)
C.落(zháo)              啬(lìn)              告(dǎo)              博学志(dǔ)
D.语(lún)              散(cāi)          (záo)            咄逼人(duó)
2021-11-0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荫蔽     造访     朗润     不求甚解
B.响晴     徘徊     感概     翻来复去
C.沧海     云宵     取决     花枝招展
D.嘹亮     签赏     化妆     波光粼粼
2021-11-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都不合适。
B.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C.在阳光明媚、秋风习习的时节,邀约几个好友,在美不胜收的龙湖公园散步聊天,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D.正如比赛前预料的那样, 七年级(1)班的长跑项目勇夺桂冠,这让班主任喜出望外
2021-11-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调皮的孩子们,摘了花,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B.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实,在教育系统掀起了一场改革之风。
C.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从小住惯了的小屋和那崎岖的山路。
D.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2021-11-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奶奶的年纪大了,”我摸摸孩子的小脑袋说:“走大路。”
B.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生活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C.春天来了,花啊、草啊、水啊仿佛都苏醒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D.今天的早餐品种丰富,你是吃面包牛奶?还是吃稀饭馒头?
2021-11-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菊,乃是花中四君子(梅莲竹菊)之一,意蕴深刻,从古至今常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写菊,旨在表现蓬勃的生命力,象征母亲深切的期望。
B.《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C.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说自己用谦辞,如家母、愚兄、莅临、拙见等;对别人用敬辞,如令尊、垂询、赐教、见谅等。
D.莫怀戚的《散步》通过叙写祖孙三代四口人在田野一起散步的生活小事,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多处运用短句和对称句式,语言上极富美感。
2021-11-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和谐是什么?
②人无贵贱,人格平等。
③善者,善良、美好、亲善、友好之谓也。
④所以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
⑤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
2018-12-17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黄冈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熟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guī)说起。

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来解释,地球轨道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 以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古人用圭和表测量土地的长度,从而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的长短。
B.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历史上最早记录节气变化的天文台。
C.春分和秋分,其实就是把春季和秋季平分的那几天。
D.二十四节气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立春是4月的第一个节气。
B.选文运用了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C.二十四节气的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D.第⑦段中“各历时15天左右”中的“各”去掉后意思没有改变。
10.二十四节气歌中有“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可见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     
A.小寒B.寒露C.大寒D.大雪
2021-11-0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岳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