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南江县第四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期中 2021-11-10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诺水河景区最大的溶洞中峰洞又名佛光洞,因洞内显影佛光而得名。它集雄伟、险(       )、奇丽、神秘于一体。分上洞、中洞、下洞三层;大洞、中洞、小洞三种;旱洞、水洞、风洞三类;共由上、中、下、水、峡五部分构成;是一座多层次、多类型、多特色的地下溶洞世界。洞内陌纵横,状如蛛网,峡谷深渊,气势磅(       ),乳笋林立,石芽参差。洞内旅游观光的主洞和支洞道路曲折诡秘莫测。洞内有仙风神韵的瑶池仙境,奇幻异象的巴人风情,仰天长叹的霸王别姬,参禅悟道的万佛朝圣,天造地设的巴国遗风,紫微高照的佛光普照,水光山色的天河放舟,岁月刻的沧海桑田,真是一座地下奇城啊。因为诺水河风景优美,所以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1.下列填入(       )内的汉字和给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俊     qiàn          juānB.俊     qiān          juàn
C.峻     qiān          juānD.峻     qiàn          juàn
2.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诺水河景区最大的溶洞中峰洞又名佛光洞,因洞内显影佛光而得名”中的“因”是介词。
B.“洞内旅游观光的主洞和支洞道路曲折诡秘莫测”一句中,“道路”作主语。
C.语段中的“仰天长叹”是动宾短语,“紫微高照”是偏正短语。
D.“因为诺水河风景优美,所以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一句是因果关系复句。
3.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除了旅游价值,它具有的美学价值也非常丰富是许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的圣地
B.除了是一个旅游胜地,它具有的美学价值也非常丰富,许多艺术家的灵感都来源于此
C.除了美学价值,它具有的旅游价值也非常丰富,是许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的圣地
D.除了是许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的圣地;它具有的旅游价值也非常丰富,是一个美学胜地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市大优惠活动正式开始了,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拥进去。
B.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不断向前,永远也不回头。但小时候老觉得时间过得慢,迫不及待地想长大。
C.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瓢泼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D.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叫我们很难接受。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2018-06-30更新 | 2584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前不久,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XX学校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该主题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6.【我设计】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
7.【我思考】研读下面三则材料,提出你对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建议。(不少于三条)

材料一:某中学初三学生小黄,遭同班几个同学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结果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不得不做了脾脏切除手术。这时他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

材料二:某校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并被拉至厕所侮辱。事后该同学及时向学校报告,校方立即对此事做了妥善处理。

材料三:江西永新县初中女生打架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视频中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对着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事后当地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将涉案人员刘某刑拘。


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江县第四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G,是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是它的突出特点。业内人士指出: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5G可以改变我们的社会。

5G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所有物联网内的“成员”都成了网络上的一个点。在此基础上,智能制造水平得到提升,人和机器人、产品和原料全都被直接连接到工厂的各类数据库中,机器人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和沟通。AR增强现实技术得以实现,它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空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视觉、声音、味道、触觉等信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车联网,也是5G技术的典型应用,通过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对车、人、物、路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和调度。此外,无人驾驶的瓶颈也将被突破,无人机物流、远程医疗等都将成为现实。

【材料二】

在移动通信初生的时代,摩托罗拉发明了第一部移动电话大哥大,美国因而掌握着1G时代的话语权。2G时代,欧洲各国联合研究技术标准并向全球推广。1997年,摩托罗拉持续了20年的辉煌被来自欧洲的诺基亚终结。1999年,芬兰首先发放3G牌照,欧洲与日本等国家联合制定第三代通信标准。此时,中国提出了自己的TD-SCDMA标准,得到的回报是全球市场的突破,形成了欧、美、中三足鼎立的①        。2013年,中国正式发布4G牌照,使中国厂商在国际通信领域从3G时代的跟随者,变成了4G时代的参与者。

1G、2G是短信,3G是照片,4G是图像,5G是什么?曾有人这样描述:路上每一台车都具备5G车联网和无人驾驶能力,整个城市的车流都可协同调度,实现零拥堵、零事故。工厂里,机器人按需到达各个地点,协调生产,分工协作,②        ,成为人的高级助手。5G时代,也许人们逛街购物可以足不出户,通过AR技术就能远程试衣服、试化妆品等等。

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无数运营商投入了巨额财富。中国、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均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展开5G商用部署。5G发展的领先能力,突出体现在对5G标准制定的主导能力上。全球现在5G标准立项并通过的,中国21项,欧洲14项,美国9项,日本4项,韩国2项。中国已逐步站在5G技术的前沿。德国专利公司公布的一份全球5G专利报告显示,华为是目前在5G标准中做出技术贡献最大的公司,排名全球第一位。这意味着,5G的建设想要彻底绕开华为,非常困难。

【材料三】

中国许多地方正在做着迎接5G到来的准备。以宝钢为例:智能车间里,捞渣、拆捆、起重这些最苦最累的岗位,已被机器人取代,工作人员像打电子游戏一般对着屏幕就能操作,理论上不开灯车间也可照常运行,所以被称作“黑灯工厂”。到了真正的5G时代,“黑灯工厂”的智能制造水平会大幅提升。机器和人的工作将不再严格分工,机器人可以成为中、基层管理人员。机器发生故障需要由人来修理时,即使人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通过AR技术控制工厂内的机器人到达故障现场,实时同步模拟人的动作,如同人亲临现场进行施工一样。工厂内,运输、巡检、修理等无人驾驶车辆往来穿梭,相安无事。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实时联网,生产更加便捷。

另外,拥有良好的3G、4G通信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使中国更有信心玩转车联网标准。而且,中国拥有遍地开花的电子商务,拥有世界第一的庞大应用市场……对于5G时代的到来,中国有着充足的准备和坚实的应用基础。

【材料四】

中国无线模组市场规模及进口占比

(无线模组:物联网接入网络和定位的关键设备)。

8.依据内容,在【材料二】横线处填入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格局       ②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得以完成
B.①布局       ②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得以完成
C.①格局       ②完成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
D.①布局       ②完成人难以操作的一些高难度工作
9.对于5G的应用,前三则材料均从无人驾驶、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10.请你分析【材料四】的图表印证了【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哪些内容。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文章《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小题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我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专为在职业及正在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⑤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2.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文章《母亲的位置》,完成小题

母亲的位置

周海亮

①一铺小小的土炕,挤着一家子人。到晚上,母亲总是睡在炕梢的位置。似乎窗外总在刮风,没黑没白,无休无止,从窗隙往屋子里挤,鞭梢似地一甩一甩,砸出满屋酷寒。母亲缩在炕梢,蜷睡着,却突然惊醒坐起,掖好孩子们的被角,又把掉落一旁的衣服重新盖在他们的被子上。屋子里漆黑一片,母亲所做的一切,全靠了母性的本能。母亲像猫一样警醒。

②那铺土炕,母亲永远睡在炕梢。有时是整个身子,有时是半个身子。经常在梦中,她滚落地上,嘴里发出一声惊呼,未及完全喊出,又被硬生生咬断。她想起男人还睡着,想起孩子们还睡着,她怕惊扰了他们。

③终于决定盖一栋房子。孩子们像雨后的笋,晚上,她甚至没有将身体蜷起的空间。石子是她和男人从山上采的,先采了大石,然后用小锤一下一下地砸碎;沙子是她和男人从河滩上推的,两个人深弯着腰,独轮车轧开深深的痕;泥板是她和男人亲手脱的坯,平场上一排排一行行,那些天她心惊胆战,生怕空中落下雨滴。房子不大,进展缓慢,可是女人知道,它毕竟是一栋房子,当房子盖好,她和男人,还有孩子们,再也不必在一铺炕上挨挤了。

④房子盖到大半,她搬了进去。她说她得看着她的房子,尽管那里面几乎什么也没有。但是那里有炕,母亲睡在那里,老屋的土炕便不会太挤。忙累一天的母亲沉沉睡去,没有男人和孩子在身边,她睡得格外香甜。那时窗子还没有镶玻璃,屋子就像冰窖,母亲浑然不觉。

⑤房子盖好了,搬进去,却仍然有些挤。女儿已经长到需要一间单独房间的年龄,母亲只好和男人和儿子继续挤一铺大炕。现在母亲再也不用蜷起身子睡觉了,可是她却不肯再睡炕梢。那个冬天,她一直睡在靠窗的位置。那是屋子里最冷的地方,冷风顽强地挤过窗隙,把熟睡中母亲的脸冻僵。母亲睡着,又突然醒来,黑暗中,为男人掖掖被角,给儿子的被子加盖一件衣服。她醒得总是恰到好处,她像母猫一般警醒。

⑥春天和秋天里,母亲却让开了靠近窗户的位置,又一次睡到炕梢。她对儿子说早晨会有阳光,那阳光暖暖柔柔的,照在脸上,会很舒服。后来她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些有关阳光的知识,更不肯再睡到窗前了。她喜欢说“营养”。她说春天和秋天的阳光有营养,照到谁的身上,谁就多吸收一分营养。母亲一本正经的郑重表情,常常把她的儿子逗笑。

⑦后来,生活就变得好了。

⑧后来,母亲就跟着儿子进了城。

⑨再后来,有一天,突然,母亲就病倒了。

⑩母亲病倒了,接连打了很多天的吊针。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病床靠着明净的窗户。她一连很多天下不了床,她的眼睛忽睁忽闭,呼吸时缓时急,思维时明晰时愚钝。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儿子红着眼睛,日夜守在母亲床前。可是母亲仍然顽强地活着,她在等待女儿从国外归来。

儿子是在清晨突然被母亲推醒的。一整夜他都陪伴着神志不清的母亲,那时候他刚刚睡着。睁开眼睛,他吓了一跳,几天未曾下地和进食的母亲,竟然站在他的床前!母亲微笑着,沙哑着声音,却是一本正经地说:“咱们换换床位吧!……现在,我的那张床上,有营养……”

儿子看到,母亲的床头,有一缕微不足道的阳光……

14.阅读全文,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母亲位置的变化变化的原因
总是睡在炕梢似乎窗外总在刮风,没黑没白,无休无止,从窗隙往屋子里挤,砸出满屋酷寒。
靠窗的位置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一次睡到了炕梢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打动人心的是对细节生动细腻的描绘。
B.第①段“似乎窗外总在刮风,……从窗隙往屋子里挤,鞭梢似地一甩一甩,砸出满屋酷寒”中,“挤”“砸”描写出冬天寒风的凛冽,极富力量感。
C.第④段“那时窗子还没有镶玻璃,屋子就像冰窖,母亲浑然不觉。”中,母亲“浑然不觉”寒冷,只是因为她白天过于劳累了。
D.第⑤段“母亲像猫一样警醒”“她像母猫一般警醒”,文章两次将母亲比作警醒的母猫,描写出母亲为了照顾家人时刻保持着紧张而辛苦的状态。
16.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经常在梦中,她滚落地上,嘴里发出一声惊呼,未及完全喊出,又被硬生生咬断。
17.简要分析第段中划线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的活。        

——李森祥《台阶》


请简要分析本文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与链接材料中描写方法的相同之处,描写内容及其作用的不同之处。
2021-11-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江县第四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