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期中 2021-11-16 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外(fèn)            (yùn)          忸怩作态        富丽堂黄
B.摇(yì)             (suī)          间不容发        眼花缭乱
C.养(rú)             (wū)            歇斯底里        相得益章
D.言(zhēn)          (lǚ)            李代桃僵        郑重其事
2021-11-1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B.班长做事向来善于鸠占鹊巢,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C.有些人有一些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D.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2021-11-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周剑坚持每个周末前去县里电子商务中心学习电脑美工知识,他打算今后在县城开家门店,用自己的手艺来撑起这个家。
D.李安民在中学时代就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不仅他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2021-11-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记叙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B.《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它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C.《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D.“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介词,“如”是动词。
2021-11-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近日,在“主播说联播”节目中,央视主持人康辉围绕2021两会热词“平视”,对其中两个新闻事件进行了评论。
【事件一】中美高层结束双方经济往来的战略对话。

康辉评论:对话要比对抗好。通过这次战略对话,中国传递出了本国的声音,更A         :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可以平视西方和美国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代已经不同了,今天,我们无需仰视,但我们也不会B         


【事件二】三星堆遗址惊世文物再上新,新出土的完整金面具对外展示。

康辉评论:打开这些文物盲盒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震撼,是惊艳,这也再次告诉了世界,中华文明是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的。我们常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底气所在。


根据上下文,将事件一评论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填充完整,使其语意连贯。
答: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2021-11-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①宋勾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
6.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林壑美/怨天        行六七里/绿水青
B.之者谁/莫其妙          亭者谁/属予文以记之
C.杂然而前/推出新               醉翁之/气风发
D.往来不/沿溯阻               饮少醉/浅尝
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                 穷则独善
B.予尝求古仁人                    人知,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忧其君                 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                           则可以嚣嚣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由岳阳楼的雄伟景观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点明主旨。
B.甲文中的“览物之情”既指“满目萧然”的悲情,又指“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C.甲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乙文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士人无论得志还是失意都要重德爱义的主张。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0.“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2021-11-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11. 诗歌赏析
(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世事一场大梦:此处用典,“大梦”化用《庄子·齐物论》中“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及李白《春日醉起言志》中“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②贱:质量低劣。③妨:遮蔽。④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背景资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在《宋词精品》中被关立勋认为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二年(1080年)中秋节所作的词”,并认为词的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作者“北望”是面向汴京,表现的是“对神宗皇帝的期望”。
(1)《水调歌头》一词的上阕用“我欲”、“又恐”、“何似”来体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起伏,从对月宫的________,到犹豫不决,再到对人间生活的_______
(2)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两首词的下阕中,月都成了苏轼笔下的抒情载体,请试分析两首词借“月”所抒发的不同情感。
2021-11-2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第四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