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期中 2021-12-10 9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热点话题聚焦、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校学生会拟组织“大哉孔子”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会组织部负责筹备校园展馆展览,准备呈现三个单元,聘请你为活动讲解员。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   ____________

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旦建立鲁国。即使在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第二单元   ____________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立志向学,青年游周适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纂订六经。由少及壮,由壮至老,孔子以仁者爱人的情怀,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为理想毕生奋斗。

第三单元   ____________

从治学弘道到教书育人,从人生哲学到治国理政,从反思历史到认识万物,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孔子的影响持久深远。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引导人们建设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轴。


(1)请根据三个单元的内容提示,分别确定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词,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孔子的故里   孔子的勇气   孔子的智慧
B. 孔子的故里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影响
C. 孔子的时代   孔子的勇气   孔子的智慧
D. 孔子的时代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影响
(2)你考虑到参观者对第二单元的“游周适齐”的意思可能不太理解,查字典得知“适”字的三个义项:①符合,适合;②去,往;③归向。请根据字典义及文段内容,你认为“游周适齐”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学生会社团部策划了“学生大讲堂”活动。请你阅读主讲同学的发言稿节选,完成各题。

孔子十分重视礼,推崇礼。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对于民众个体说,礼也十分重要。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甲】还教育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本人对礼仪是【乙】身体力行/一意孤行的。《论语·乡党》不惜纸墨着力刻画了孔子在交谈、坐卧、站立、行走、乘车、寝食、服饰、出使外国、接待贵宾、与友交往、馈赠礼品等方面遵循礼仪、执行礼仪的“尚礼”形象。我们从这篇记载中感受到孔子确实是【丙】彬有礼、气质不凡的仁人君子。由此可见,孔子认为礼于人、于己都非常重要


(1)主讲同学对文段中【甲】处的标点、【乙】处选择哪个成语、【丙】处的字音还拿不准,你认为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甲】,” 【乙】一意孤行       【丙】bīn
B. 【甲】”,       【乙】一意孤行       【丙】bīng
C. 【甲】”,       【乙】身体力行 【丙】bīn
D. 【甲】,” 【乙】身体力行       【丙】bīng
(2)画线句作为段落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3.学生会国际部的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结束语,布展编辑提出了以下四条看法,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养其根,俟其果”,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甲】浸润和滋长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乙】作为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应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吸取儒家文化精髓。【丙】观孔子文化展览,拓宽视野;读孔子文化书籍,增长智慧;悟孔子文化内涵,提升品位。【丁】总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光彩!

A.【甲】句中“滋长”一词用得不恰当,应改为“滋养”。
B.【乙】句“古为今用”的引号,是对吸取儒家文化精髓的原则进行强调。
C.【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参加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益处。
D.【丁】句关联词语“既……又……”使用有误,应改为“既然……就……”。
2021-12-10更新 | 4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4. 默写
_________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021-12-10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5. 古代文人有登高赋诗的习惯,他们创作出来的登高诗,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一句“________”的神态描写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用一句“______”表现了不畏奸邪、锐意进取的勇气和决心;曹操登临碣石山,居高面海,以“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望海初得的印象,展现了大海的全景,表现出壮阔的胸襟。无论是感怀个人境遇,还是抒发豪情壮志,古人的登高诗都余韵悠长,给后人以思考和启迪。
2021-12-10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两首的作者虽然都处于________的人生境地,但都表达了____的精神。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还写出了________的哲思。
7.《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两首诗都巧妙使用典故,凝练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请你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诗找出一处用典的诗句,并分析作者借用典故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1-12-10更新 | 5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乙】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者歌于途           隅顽抗               荆请罪             如释重
B.之者谁               落孙山               一文              过其实
C.而往                    晖夕阴              秦暮楚             花夕拾
D.佳木而繁阴          外慧中             山清水              后起之
9.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饮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理解:这句话点出醉翁之“醉”的深意,作者陶醉于滁州的自然美景中。可见他虽遭贬谪,却能寄情山水,心境恬然。
【乙】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翻译: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露出来。
理解:这些句子描绘了山间早晚和四季的不同风光,正是这些优美多变的景物给作者带来了无限乐趣。
【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翻译:山间的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宴席啊。
理解:这句话写太守宴席上的菜肴虽然都是就地取材,却丰盛而充满野趣,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更是别有滋味。
10.“心系天下”是中华传统美德。欧阳修做太守,心里想的是百姓,治理滁州有方,而后与民同乐。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心系天下”在苏轼和于成龙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苏轼)徙知徐州①。河决②曹村,汇于城下,城将败③。轼曰:“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轼诣武卫营,筑东南长堤。轼庐④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⑤其城,安⑥其百姓。

(取材于《宋史·苏轼传》)


【材料二】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授⑦广西罗城知县。到官,召吏民拊循⑧之,申明保甲。盗⑨发即时捕治,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⑩。

(取材于《清史稿·于成龙传》)


注:①[徙知徐州]到徐州任太守。②[决]决堤。③[败]冲毁。④[庐]搭起茅屋。⑤[全]保全。⑥[安]使(百姓)平安。⑦[授]被任命。⑧[拊(fǔ)循]安抚。⑨[盗]强盗。⑩[大治]政治修明,局势安定。
2021-12-10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