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诸暨市城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22-01-01 1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写作、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            ”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②乃召为中大夫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2021-12-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城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
2021-12-3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城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经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7.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回答问题。
(1)处理画波浪线句的朗读时,大家一致觉得“彼此”一词要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划线句。
9.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1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

(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

【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1)【甲】【乙】两段文字共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并结合内容做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说说你对【甲】段中小胖和【乙】段中 “我”的行为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3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城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阅读资料完成各题。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是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他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的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就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也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彭德怀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11.【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12.【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13.著名诗人戴望舒在他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写道:“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生活在那完整一角的人们身上,满怀希望。请你结合片段内容以及整本书谈谈哪里让你看到了希望?
2021-12-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城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