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 七年级 期末 2022-01-14 2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0.4)
学校开展“走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文化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筹备任务。
1.活动一:拟写前言。下面是一位同学为“名家长廊”拟写的前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是我们精神上长久的陪伴,一部部经典名著,似一盏盏夜里的灯火,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在许多艰难的岁月里,是文学陪伴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滋养,培养)精神,蓄力量,孕育出人生新的希望:在静寒冷而又荒凉的东北大地,文学是年轻的梁晓声心中跃动的火苗,驱逐饥饿、寒冷与迷茫【甲】在地坛“行走”的绵长时光里,被“囚禁”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因为文学而能够在精神的世界里纵横驰骋,那日日与病痛缠磨的生命,如此充沛【乙】饱满,不掩饰痛苦,也从未失却高贵。文学,就是让人变得更好。而反过来说,也正因有了一位位文学名家(丰厚,丰满)的创作,才使得文学的天空更加星光灿烂。让我们尽情漫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长廊吧,你会获得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洗礼。


(1)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zhù)   谧(bì)       B.贮(chǔ)   谧(bì)
C.贮(zhù)   谧(mì)        D.贮(chǔ)   谧(mì)
(2)在文段①②处分别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滋养   ②丰厚     B.①滋养   ②丰满
C.①培养   ②丰厚     D.①培养   ②丰满
(3)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活动二:众说名家。请你完成小题。
(1)下面是同学们遴选出的作家、作品介绍,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C.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安徒生,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2)某同学参观了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下面是他抄录的一段文字,你认为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段,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老舍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__________。几十年来,所藏作品纵跨古今,尤以20世纪以来中国画作品为佳。此次展览将首次完整呈现老舍、胡挈青所作所藏的书、画、印、砚,展现二位先生的鉴藏眼光和艺坛交游,呈现不同时期美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时代风采,诠释20世纪中国美术的沿革与流变。与此同时,也通过这些珍贵的艺术留存,追慕老舍、胡絜青先生这对艺坛伉俪美好的艺术人生。
①他们的藏画,或为友人馈赠,或为间接求得,或为市场购入。
②胡絜青先生曾拜师齐白石,成为我国20世纪女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③他和夫人胡絜青先生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接触美术。
④两位先生雅好收藏,家藏颇丰。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下面这幅书法是胡絜青先生书写的“北京城”三个字,对其书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3.活动三:诵读美文。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朱自清散文《春》第五段的朗读脚本,你认为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A.开头一句中,“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暖而舒坦。
B.“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快感。
C.“卖弄”一词重读,要读出对鸟儿炫耀歌喉的反感。
D.“清脆”“婉转”,还有“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
4.活动四:拟写对联。一位同学为介绍鲁迅先生的展板拟写了一副对联。你认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心中利刃直指封建黑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纸上风雷绘制胸中海岳B.笔下乾坤书写民族精魂
C.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忙D.俯首甘心为人民作马牛
2022-01-12更新 | 7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5. 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中,引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两千多年前中哲人孔子说的话,表达了中国人民欢迎朋友到来的愉悦之情。
2022-01-1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诗人仅用28个字,就把几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______、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描绘出了一幅______的深秋晚景图。结尾一句则直接抒发了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______的感情。
7.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这首小令绘制的一幅图,你认为这幅图所表现的氛围或折射出的情感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请简要说明理由。

8.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文,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本试卷已出现的语句除外,每空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2022-01-12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才须学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意与日   伪存真B.悲守   山僻壤
C.非宁静无以   错落有D.夫君子之   三人,必有我师焉
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理解:“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不能修养性情。
理解:诸葛亮批评儿子学习上懒散放纵自己,生活中举止荒唐的问题。连用两个“不能”,加强了语气。
12.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注重“修身”,结合上文和下面一则【链接材料】可以看出,诸葛亮强调修身的方法是______,曾子强调的修身是______
【链接材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022-01-12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