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 九年级 期末 2022-01-21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言志”,毛泽东在《沁园春·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抱负。
2022-01-18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这两首诗的诗人都是哪个朝代的_________。(甲)诗中“左迁” 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甲)(乙)两诗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2022-01-1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②[辄]总是,动不动就,这里指“轻易”。③[枢密副使]官职名。④[懦默]懦弱,不出声。⑤[参知政事]官职名,相当于宰相。⑥[除]拜官授职。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斯人(                  )          
(2)仲淹(                 )
(3)异二者之为(                 )          
(4)请罢举正仲淹(                 )
5.下列选项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
A.推心接不疑B.朝廷欲按诛
C.醉翁意不在酒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7.请将【乙】文中划线句用“/”标出句子的句读来。(划两处)
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8.【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理想,【乙】
文中记载的三件事就证明了范仲淹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三件事依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走,回中国!”

【材料一】

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一时间归国成潮。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

【材料二】

下表是“归国潮”的有关数据:

图表一                                                                                  图表二

【材料三】

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1年起,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宇翱、陆朝阳先后回国,三人三夺世界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最高荣誉——菲涅尔奖,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2017年,蜚声中外的“大师”、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是迄今为止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图灵奖”得主中唯一一位亚裔专家。同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邓巍巍回国,带领南方科技大学大踏步向前走,他自豪地说:“在国外,再努力也是一枚螺丝钉;而在南科大,我可以成为一个基因,去深远的影响和塑造未来。”国际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单分子酶学的奠基人谢晓亮、高能物理王贻芳、人工智能甘中学、新药创制丁列明……他们的回归使中国在各自领域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10年到15年。

【材料四】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超过2.4万亿元,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水平的提高为科技创新实现“并跑”和“领跑”创造了有利条件。调查中有约八成的留学归国人员认为,国内创业机会比国外“要更好,甚至好得多”。

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在“大磁场”的强大引力下纷纷归国,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洪流,弄潮其中,风光无限。

9.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总结一下促成出国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0.材料三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1.材料四画线句中的“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12.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 请简要概括“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022-01-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青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

吕永祥

①读书是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启迪心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更能够照亮奋斗之路、创造美好未来。当前,有些青年对读书学习认识不足,认为读书“不能当饭吃”。

②最是书香能致远,最美不过书香气。书是人的精神食粮,青年就是要拿读书“当饭吃”,在浓浓墨香的滋润下,汲取丰富养分,涵养蓬勃朝气,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前行方向,砥砺前行之力。

③以读书“提神”,涵养蓬勃朝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而这精神就来自读书学习。事实证明,青年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会显得“老气横秋”,与时代格格不入。其实,读书是以认知的力量去探测世界的广袤,借伟岸的灵魂来陪伴心灵的成长。它是看不见的精神修炼,是为人生绘就底色的事业。只有时刻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学习党史和科学理论中滋养心灵,才能更好地克服精神空虚,提升精神修养,涵养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④以读书“壮骨”,补足精神之钙。读书,是秉心之烛火,去探访古今智者仁人的精神空间。有书相伴,生命便不会黯然失色;以书壮怀,灵魂便不会渺小孤寂。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学习是青年最好的“壮骨药”,可以让我们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加辽阔的精神世界,使我们补足精神之钙,修炼“金刚不坏之身”,用知识增强身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⑤以读书“明目”,坚定前进方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登高望远,使我们眼界更辽阔。在这个知识信息迭代交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读书学习犹如我们在雨中行车时的“雨刮器”,每时每刻“刷新”自己,看清前进道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一词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青年正处于求知阶段,更是要认真看书学习,不断提升认知能力,锻炼思维方式,把握发展规律,坚定前进方向。

⑥以读书“攒劲”,砥砺前行之力。读书是长期而艰辛的历程,需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日积月累,以循序渐进之功,聚水滴石穿之力,使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时,能以丰厚的知识积淀,做到意志坚定不退缩,胸有成竹不迷茫,拼搏进取不懈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要真正静下心来,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砥砺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4日,有删改)

1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4.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15.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16.从选文内容看,作者为什么说“青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
2022-01-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永远的仙人掌

刘德刚

①爷爷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我的父亲刚满十八。爷爷对我父亲说,你必须得去代课,鹰嘴岩小学是离不得人的。父亲有他自己的理想,磨蹭着,爷爷暴跳如雷,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父亲没能拗得过爷爷,到乡中心校去报到了。

②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约摸三个小时后,天已擦黑,父亲才带着一身汗水,走到了鹰嘴岩小学。学校的王校长,顶着夜色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我的父亲。父亲问,学校一共就我们两个人?对,王校长说,以前是跟你爸爸一起,你子承父业,了不起啊。父亲叹了口气。

③昏暗的灯光下,我的父亲和王校长一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煮了一碗面条。王校长说,这就算是你参工的第一顿饭了。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在他用筷子翻动面条时,才发现,面条最下面,还有两个香喷喷的煎鸡蛋,一种朴实的感动,就悄然涌进了我父亲的心头。

④第二天,父亲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教师生涯,周围的群众听说前几天退休的那个刘老师的儿子又来代课了,都跑到学校看来了。王校长说,人家小刘是高中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哪儿是不放心嘛,有人说,我们就是想来看看,顺便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了,没了,父亲说,挺好的。听了这话,大家才放心了一样,留下衣兜或裤兜里装着的两个鸡蛋,或是两把绿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学校。

⑤后来,父亲对王校长说,学校是不是该栽点花草,漂亮一些。王校长叹口气说,这山高缺水,土地贫瘠沙化,连好一些的花都是留不住的。

⑥父亲抬起头看见,王校长的眼里,隐隐有一种失落。父亲听得出来,王校长所说的好花是留不住的,应该是什么意思。那这样吧,父亲说,不栽名花,栽那些好养易活的花草,就能留住了。A王校长笑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千沟万壑的皱纹如水纹般一圈圈荡漾开来。

⑦在父亲的努力下,学校有了花台,有了唯一的花草——仙人掌。仙人掌不择条件,放到哪儿都能存活。伴着琅琅书声,它悄悄拔节生长,几个月后,在仙人掌的顶端,竟然有了好几朵骄傲开放的小花。

⑨一年前,我高考落榜,心灰意冷,打算到南下打工。留下来,父亲说,同我一起,到鹰嘴岩村小去。我抬起头,第一次,真的,二十年来,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端详着我的父亲。父亲老了,不知何时,他的鬓角开始有了粉笔般灰白的白发,他的脸庞有了木黑板般龟裂的皱纹。不知为什么,我竟没有找到拒绝我父亲的理由。

⑩同父亲一起来到那所村小,一样的是三个小时以后。学校就我们父子俩,父亲也像当年的王校长一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给我煮了一碗面条。吃吧,父亲说,习惯了就好了翻开面条,我发现,碗底,仍然有两个黄灿灿的煎鸡蛋。我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泪水夺眶而出,我背转身,将面条吃得呼呼响,以掩盖我那轻微的啜泣声。

第二天,我发现,父亲曾说起过的那些仙人掌,早已枝繁叶茂,层层叠叠。父亲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王校长当年没有说错,好花是留不住的,只有这仙人掌,不择条件,好栽。顺着父亲看的方向,我发现,经过昨晚雨水的洗涤,那些花台中的仙人掌,似乎又长高了,而且,更绿、更靓了。

B最叫人惊喜的是,在花台的西南角,那簇最繁茂的仙人掌下,又有一抹新绿,嫩嫩的,正以一种扎根黄土的姿势,努着力,拼命地向上生长。

17.阅读选文,将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②父亲被王校长煮的面感动→③村里人来学校看父亲,留下鸡蛋或绿豆→④父亲建花台种仙人掌→⑤_____________→⑥父亲评价仙人掌。
18.文章为何要写“我”和父亲吃参工第一顿饭的情形?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9.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20.结合链接材料谈谈请你对文章情感意蕴的理解。

【链接材料】

去年,一组偏远乡村教师拍摄的婚纱照火了。湖南邵阳的小伙侯长亮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西、贵州、云南的偏远乡村支教,他的妻子雷宇丹也辞掉了大城市的工作跟他一起扎根乡村教育。他们以乡村青瓦白墙为背景的简单婚纱照获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和广大网友的点赞。侯长亮说,“这组照片,也是为乡村教育代言。我们深知在偏远地区,最缺乏的不是好心人捐助的物资,而是好的老师。就我们所在的学校,有80多个学生,一到四年级,只有三个外地支教老师和三个本地代课老师,我们需要一人兼顾多个角色,有时候真的忙不过来。所以我们也想借这组照片,传达我们的呼吁,希望有更多的老师愿意走进大山。”

2022-01-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1. 下列各组字形和加点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旁(wù)          渎(xiè)        彬有礼(bīn)       富丽堂煌
B.言(zhēn)        (nüè)       揉造作(jiāo)       附庸风雅
C.恣(suī)          (nǚ)          后继(fù)        不言而喻
D.养(huàn)        噪(guō)       无路(tóu)       箪食壶浆
2022-01-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