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 七年级 期末 2022-01-27 3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 默写。
(1)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夜雨寄北》)
(4)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王老师请同学们从《诫子书》中找一句常被人们赞颂“志存高远”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__________
2022-01-2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2. 古诗理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竦峙”的意思是____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字总领全篇,诗人将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B.“水何澹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C.“洪波涌起”是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
D.“若出其中”的“若”字是诗人表达主观感受的虚景。
2022-01-25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狼(节选)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选文的作者是清朝的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中“复”字表现了屠夫对狼_____的心理;“又”字写出了狼_____的本性。
2022-01-25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范元琰不泄盗名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②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菜。②遽:立刻。③因:于是,就。
(1)解释加点词。
长好学:
②遽退
(2)范元琰对盗者“秘之”的原因是“_____”(用原文回答),由此体现了范元琰是一个 _____的人。
2022-01-25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十二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