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期末 2022-02-12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守(kè)       (suī)       言(zhēn)     自惭形(huì)
B.桥(jiàn)     婷(pīng)     (yòu)       斯底里(xiē)
C.飘(yì)       望(tiào)      渎(xiè)       占鹊巢(jiū)
D.拮(jū)       (yè)        广(mào)     成吉思(hán)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          惊骇          言不及义          眼花潦乱
B.赞誉          濡养          附庸风雅          与日具增
C.秘诀          觅食          丰功伟绩          随机应变
D.冠冕          风骚          形消骨立          金戈铁马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3.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的“学习英雄”随笔中的一段,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在医院前线,医护人员不择手段与病毒较量。在医院这个战场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在物资保障、科研攻关、民生供应、基础预防等方面全力以赴,与疫情竞速。谢谢你们,真心英雄,是你们凝聚成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A.同舟共济B.不择手段C.不计其数D.全力以赴
2020-09-13更新 | 41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生动的党史课,我们读懂了一个百年大党历尽艰辛、缔造东方奇迹的“密码”。
B.能否在公众场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卫生意识、健康习惯,从文明就餐的点点滴滴做起。
D.据统计,近一半的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原因是由于溺水造成的,远超交通伤害和跌落意外。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___________”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___________”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梦想的实现,整数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①大河没水小河干   ②小河有水大河满     ③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④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D.①②③④
2021-06-19更新 | 534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意境雄浑,气势磅礴。由描写北国雪景转入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

刘诗瑶

①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活动,科研工作者在海洋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更加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②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③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

④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微塑料的数量不断增长。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

⑤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的进程,努力从源头治理,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随着微塑料知识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

可见,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例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还要不断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水平,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
B.具有一定化学毒性的微塑料过于细小,进入海洋生物体后,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C.有些塑料还没有完全降解,新的塑料又不断产生,导致海洋微塑料总量不断增长。
D.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
8.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要加强污水中微塑料的降解处理。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
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只要加强污水中微塑料的拦截,就能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
9.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科考发现,引出对海洋大型塑料来源的说明。
B.第③段中加点词“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⑤段说明作为塑料生产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
D.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海洋微塑料污染与防治的相关知识。
2021-06-22更新 | 15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刻露:鲜明的显露。②本:根据。③上:皇上。④刺史:官名,这里是欧阳修自称。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树林阴(阴影)B.山间之四时也(四季)
C.上恩德(宣扬)D.遂以名其亭焉(写下)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朝往,暮而归B.杂然前陈者
C.仰望山,俯而听泉D.不知人之乐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乙文画线句子朗读断句为: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14.作者欧阳修在两文中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