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22-02-23 3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yān)        补(jiào)       (cái)        锋芒毕(lù)
B.育(bǔ)        古(gèn)        (huì)        而不舍(qiè)
C.午(shǎng)     水(xián)       (kǎn)       脾气(juè)
D.败(tān)        偻(yǔ)          (dàng)     淋漓(kǎi)
2022-02-23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句子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接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C.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犹豫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D.黄泥是用来沏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铲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沏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2022-02-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①蒙以军中多务(推辞)。(《孙权劝学》)   ②有卖油翁(放下)担而立。(《卖油翁》)
B.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回忆)。(《木兰诗》)   (到,等到)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②康肃笑而(打发)之。(《卖油翁》)
D.①(北方)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但微(点头)之。(《卖油翁》)
2022-02-23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肆奔流着。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父亲老实厚道低声下气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2022-02-2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A.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B.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2022-02-2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刘四爷问祥子,虎妞埋在什么地方,祥子没有告诉他。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代表作《呐喊》中的名篇;《老王》则选自《杨绛散文》。
D.《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深入“抗美援朝”前线,根据随军采访资料改编而成的一篇感人的小说。
2022-02-23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B)“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⑩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⑪……

⑫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⑬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⑮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7.对选文第3段中划线句(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专注,钻研古代典籍的状态就像医生开药方一样。
B.闻一多先生兴趣广泛,不仅是诗人、学者,还钻研中国古典医学。
C.衰微的民族要振兴,只有依靠闻一多这样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D.闻一多先生在努力寻找使我们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8.对选文第3段中划线句(B)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是一种比拟的说法,而且照应上文的“文化药方”。
B.作者把当时衰微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生病的病人。
C.作者把“总是头发零乱”忘记吃饭和睡觉的闻一多比作一个病人。
D.“‘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9.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前半部分主要写闻一多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废寝忘食,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
B.选文后半部分主要写闻一多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家”。
C.从先前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到后来的“迥乎不同”,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从钻研学问到参加革命,逐渐觉醒的过程。
D.前半部分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与后半部分的“迥乎不同”,看似矛盾,其实在行动的目的上是一致的。
10.下列关于本文写法和语言特色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精炼、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本文的语言风格。
B.选文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不讲究形象只求简洁明了。
C.选文语言多用口语,自然朴素,不加雕琢,平实如话。
D.选文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体。
2022-02-2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