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九年级国庆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15-03-25 67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 课文识记。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_____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⑦时值秋天,秋高气爽,请写出两句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润如油gāo(      ) 一代天jiāo(      )(      )   一抔(      )黄土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4)
3.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海边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写青松,写老藤;在原野写春花,写秋月:他饱含激情,进行创作。
B.人类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C.宋代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梅谱》中写道,“梅,天下奇物,无问智愚,莫敢有异议。”
D.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后,赢得社会各界一致赞美。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4. 下面这段文字三句话中两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②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     )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     )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南京市钟英中学初三国庆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4)
汉字书写与书法欣赏。
5.请用正楷字体规范准确地抄写2014年第十届“江苏读书节”主题词。
阅读点亮梦想 书香成就人生
6.颜真卿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下列属于颜体书法的一项是(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4)
7. 综合性活动
一档名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汉字的思考。为此,学校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守望汉字”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守望汉字”,首先要“守护”好汉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具备基本的汉字书写能力。根据下列材料,概括汉字书写的现状及其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被广泛使用,各式快捷的汉字录入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少网络写手玩世不恭,为了标新立异,有意错写错用,用“河蟹”取代“和谐”,用“神马”替换“什么”。社会上更有很多人因不了解汉字内涵,随意书写,盲目使用,修车店门口本应是“补胎充气”的牌子写成了“补胎冲气”,药品广告“刻不容缓”的宣传变成了“咳不容缓”,误用滥用汉字的现象十分普遍。
①现状:                                                                   
②原因:                                                                    
2015-03-2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九年级国庆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4)
8. “守望汉字”,还要有“瞭望”汉字未来发展的眼光。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一下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类节目,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意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表示,此节目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国人对“键盘时代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一社会现象的热议。这个节目追求的并不仅是收视率,它的终极目标在于高收视背后的文化影响力,这对于汉字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节目播出后,很多小选手因为他们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而一夜闻名。某学校带队老师说:“在比赛前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里,参赛学生整理了一些难写的、有文化却比较生僻的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和汉字蕴含的文化魅力。电视机前的青少年观众也因为关注比赛而更加热爱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九年级国庆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七、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4)
9. 学校电视台要为这次活动制作视频短片《魅力汉字》,同时提供了“象形”和“形声”两种造字方法的例子,请你结合其中的一个示例,用一句话说出汉字的某个特点。
形声字示例

象形字示例                                                






甲骨文
金文(商)
小篆(秦)
隶书(汉)
楷书(晋)
简化字

                                                                                     
2015-03-25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九年级国庆作业检测语文试卷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金陵三迁有感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10.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11.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2019-01-30更新 | 7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杭州卷)语文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且到。”即以右手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曰:此虚言也。夫孝悌之至,通于神明,乃谓德化至天地。俗人缘此而说。如曾母臂痛,曾子臂亦痛,曾母病,曾子亦病乎?曾母死,曾子辄死乎?
传书称:魏公子之德,仁惠下士,兼及鸟兽。方与客饮,有鹯击鸠。鸠走,巡于公子案下。鹯追击,杀于公子之前。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让以击鸠之罪。击鸠之鹯,低头不敢仰视。曰:此虚言也。夫鹯,物也,情心不同,音语不通。圣人不能使鸟兽为义理之行,公子何人,能使鹯低头自责?
(取材于王充所著《论衡》)
注释:鹯(zhān):古书中的一种猛禽,似鹰。
1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信而之(这样)B.俗人此而说(因为)
C.留,参且到(希望)D.以击鸠之罪(责备)
13.1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无不之事谓为信
B.巡公子案下其一犬坐
C.盖至孝其境过清
D.圣人不能使鸟兽义理之行贤能之用
14.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
‚公子耻之,即使人多设罗,得鹯数十枚。
15.“虚言”之“虚”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借“虚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013-07-26更新 | 10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考一模语文卷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认真的力量
①大约五年前,我在日本开车撞了一个老太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②那天是星期天,我和妻子带着孩子开车去买东西,走的那条路是一条可供五辆车同时通行的单行道。那天阳光明媚,视野良好。我走在靠右边的道(日本是靠左行驶的),快走到中央大道的交叉点时,我刚确认了前面是绿灯,准备匀速通过的时候,正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太太。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前面会突然出来一个人,考虑到后面还有孩子和妻子,我下意识地先踩了一半刹车,再把刹车踩到底。尽管这样,妻子和女儿还是来不及发出惊呼头就已经撞在了椅子后背上。待我刹停时只见我的车头上滚上来一个人,又咕咚一下滚了下去。下得车来,颤颤地走到老太太身边,只见她横卧在地,年纪看上去有六十多岁,血流了一大片。我的脑子嗡的一下。这时老太太呻吟起来,老太太的呻吟声多少给了我一个安慰,她没死!
③这时我开始冷静下来,掏出电话打给警察,陈述了地点。
④警察三分钟就来了,同时还来了救护车,老太太被抬上了救护车,我接受警察调查。
⑤警察:谁打电话报警的?
⑥我:是我!
⑦警察:请把你的手机给我看一下拨号记录,请出示你的驾驶照。
⑧这时,两个女大学生走过来跟旁边的警察说,是那个老太太闯红灯,她们愿意作证。
⑨警察带我到刹车处看了看刹车痕迹后问我:你在哪里刹的车?我说我也不知道,脑子混乱了。警察沉默了会儿,跟我说:如果你的速度是50码就应该在这里刹的车,如果你的速度是60码就应该在那里刹车了。
⑩那我就在这里刹的,我指了指近处。
12警察看都没看,只顾着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过了会儿,警察大概是写完了,抬起头对我说,今天有人作证你没有闯红灯,老太太也说是她闯红灯的,你可以回去了,但不管怎么说你明天来一下××警察署。
13 第二天,我去了警察署,警察对我一番教育后说:即使你没有过失也有义务去医院看看老太太,这是道义上的问题。我赶紧连连称是。
14 当天下午我就和老婆买了点糕点去医院看望老太太了,走进医院说了老太太的姓名和床位,一个护士叫我稍等,她去病房看看情况。只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脚步声大作,一帮人朝我奔来,我一下就感到不妙,家属找我拼命来了。正在我犹豫是不是要拉着妻子逃跑时,这伙人已经冲到我面前了,跑在最前面的两个人一边朝我鞠躬一边说:真对不起,给您带来麻烦了!我一时没有准备,竟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这时,跑在后面的几个人也说话了:实在对不起,她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还像个小孩似的闯红灯,给您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15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不停地给他们鞠躬……
16那天看望了老太太,她本人也一点没有责怪我,她说:她那天脑子里想着事情,也不知怎么的就闯红灯了。但我和老婆还是表示了歉意,我说,如果我开车再精神集中一些就不会发生这种遗憾事了。
17走出了医院,我突然想哭,老婆笑着问我为什么。我不知道,我想说的是,尽管我不太喜欢这个民族所犯的历史过错以及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但是,我相信,万事较不过一个认真,如果一个民族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那么一切混乱,一切争执,一切麻烦,都会迎刃而解。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可是,我们,是不是都能做到呢?认真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 (选自《读者》)
16.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认真”?请用概括的语言列举出三处。
17.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 这伙人已经冲到我面前了,跑在最前面的两个人一边朝我鞠躬一边说:真对不起,给您带来麻烦了!
②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什么都没说,只是不停地给他们鞠躬……
18.“认真的力量,是无穷的。”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9.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015-03-25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浙江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阅读《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完成后面问题。
天才就是不断地思考
①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时匆匆将一本书读完,过些时间回头想想,却几乎什么也没记住,仅仅东鳞西爪地有那么一点肤浅印象。这是什么缘故呢?道理很简单,这是平常在读书时不注意用心思考问题所造成的。
②在日常阅读时注意思考,这是前人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说过:“天才不过是不断地思考。”我国唐代的文学家韩愈说得更明白:“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都强调了成功者对于思考的依赖关系。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读书时就很注意思考问题。他认为,只有善于并认真思考,才能把前人的学问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日常写作时,抱定写“古人之所未及就”。一旦发现自己论著中有前人说过的论点,他就毫不犹豫地删掉。清末学问大家梁启超曾赞扬他说:“凡炎武所著书,可决无一语蹈袭古人。”顾炎武能够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者,与他在平常的读书中勤于并善于思考问题是分不开的。我国古代曾有不少读书人被人戏称为“迂夫子”,他们虽然读书破万卷,但只会重复别人的东西,并没有真学问。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勤于、善于用脑思考所致。
③所谓思考,指的不仅是把前人的知识装在自己脑子里,更重要的是善于反刍怀疑,凡事必问一个“为什么”。新的见解和创造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当然不是指怀疑一切,而是要在怀疑的过程中,区别真理与谬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给自己出必要的思考题,迫使自己开动脑筋。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怀疑并最后推翻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因而奠定了他在物理学方面后来居上的权威地位。伽利略为什么敢于向亚里士多德这个权威挑战呢?除了不迷信以外,就是由于他善于质疑,对人们信奉了1800多年的信条问了一个“为什么”。一个懒于动脑、不善于思考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因而也就无法发现问题。
④在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要让自己在读书时善于思考、善于琢磨才对,如果这样,你也会成为一个天才!               
(作者:胡克正     选文略有删改)
20.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2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第②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2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2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析判断哪则材料更适合用在本文作论据,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可以说,任何一个天才都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著名发明家瓦特在烧水时,看到水壶盖被烧开的水顶开了,母亲让他去倒水而他却在那发呆,他很奇怪为什么水会把壶盖顶开,他经过一番思考和实践后,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材料二】
毛泽东是一位善于学习的人,在学习中不断思考革命的方法,不断思考救国的途径。他是一位忠诚的马列主义者,饱读马列书籍,但他不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或照搬苏联经验,而是能够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思想。他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军事天才。
2015-03-25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燕山区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作文
题目:渐至佳境
【渐至佳境】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境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2019-01-30更新 | 1180次组卷 | 9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扬州卷)语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2
选择题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2
填空题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85字音  字形
9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图文转换
三、选择题
30.64标点符号
四、语言表达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五、综合性学习
5-60.64
7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六、填空题
8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七、诗歌鉴赏
10-110.64
八、文言文阅读
12-150.85
九、现代文阅读
16-1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小说
20-230.64议论文
十、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