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中 2022-05-31 2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有句农说得好:“门前一树槐,进宝又招财。”槐树不仅是xiáng ruì的象征,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很kāng kǎi的。每逢花期,家乡万亩槐花园里,就弥漫着人心脾的香气,令人陶醉。那一棵棵浓密高大的槐树上,挂着让人感到zhèn hàn却又显得娇媚无比的花朵,温柔地在春风中绽放,明艳得让人眼花乱。地上则铺满了洁白如雪的花瓣,宛如一张硕大无边的天然地毯。鸟儿在林中婉转地鸣叫着。孩子们凝视着枝头鲜嫩的槐花匿笑,首等了一年,又可以大饱口福了。在如此美不胜收的园子里漫步,仿佛置身于朦胧的梦境,让人liúlián wàng fǎn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yán     qìn     liáo     qiàoB.yàn     qìn     liáo     qiáo
C.yàn          liào     qiàoD.yán          liào     qiào
2.文中拼音处所填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详瑞     慷慨     振撼     留恋忘返
B.详瑞     慷概     震撼     留恋忘返
C.祥瑞     慷慨     震撼     流连忘返
D.祥瑞     慷概     振撼     流连忘返
2022-05-3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2022-05-31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B.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C.由于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军奋勇杀敌的感人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D.袁隆平爷爷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2022-05-31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
③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2022-05-3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渔人甚   异:对……感到惊异B.便还家 要:同“邀”,邀请
C.便扶   向:方向D.未果,病终   寻:随即,不久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有汉   记之而去B.不足外人道也   中轩敞者
C.处处志 石青糁D.后遂无问津 似与游相乐
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B.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D.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2022-05-3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