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北京 九年级 二模 2015-07-17 7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纺织在我国(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在汉语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丝丝入扣就形象地道出了纺织机上经线的挂织方法,后用来比喻做事准确、细致。扣,同,是织布机上用来固定经线位置、控制经线密度的部件。织布时,线分为竖的经线和横的纬线,bù置经线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从线引出的每一根经丝都(必需/必须)穿过扣,这叫丝丝入扣。经丝不入扣,纬线就无法与之交,几千根经丝中只要有一根丝不入扣就会产生瑕疵,因此要一丝不苟。绷好经线后,用织suō牵引纬线紧紧交织在经线上,就形成了实耐用的布。正因为经线的重要,汉语中与有关的词才比与有关的词要多。经、经典、经世jì民,都用而不用字。汉语不仅许多词与纺织有关,许多字也可追本sù源到纺织。《说文解字》里627个含旁的字多与纺织有关。例如,是象形字,甲骨文作,像两端打了结的两根蚕丝。源于劈麻技术,因为麻丝长度有限,得把它接起来,这个过程就叫。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与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以及根据拼音写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线(zhóu) 部置
B.交(chā) 织梭
C.(jié)实 经世济民
D.经(nuò)追本朔源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甲乙丙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深蒂固            必须            相辅相成
B.根深蒂固               必需               息息相关
C.源远流长            必需             相辅相成
D.源远流长               必须               息息相关
3.在文中画波浪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此,人们衣锦为荣,期望前程似锦,用“锦上添花”形容那些好上加好,美上更美的事物。
②属于丝绸而不用“纟”旁的字唯有“锦”,锦是会意字,“锦,金也,其作之用工,其价如金。”(《说文解字》)说明了锦的贵重。
③锦是以彩色丝线在已经很美的织物上再织上花纹,其技术代表了古代丝织的最高水平。
④复杂的工艺决定了它的高贵。历史上,锦曾与黄金等价,代表穿着者的地位、身份。
A.②③④①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4.汉字的偏旁部首往往与字的含义有一定联系,如含“纟”旁的字多与衣服及纺织有关。有的字谜就借用汉字的这一特点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字的偏旁与其意义之间的关系来设计的一项是
A.有丝颜色艳,有水能行船,有贝献朝廷,有力出成绩。(打一字)谜底:工
B.有丝针线织,有言吸引人,有道能看透,有草分良莠。(打一字)谜底:秀
C.有一边是绿,有一边是红,有一边喜雨,有一边喜风。(打一字)谜底:秋
D.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非你我,有土种庄稼。(打一字)谜底:也
5.下列成语或俗语的起源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活动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B.玉不琢不成器
C.闻鸡起舞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5-07-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6. 对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契诃夫《变色龙》)理解:“无精打采”“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经济凋敝萧条的情形,简洁地交代了狗咬人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
B.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鲁迅《故乡》)理解:“清楚”与“模糊”这一对反义词写出了离开故乡时“我”有关闰土的记忆。地位的鸿沟模糊了“我”脑海中原本清晰的影像,时间的无情使重逢十分短暂也令“我”哀伤。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最后一课》)理解:把侵略者的统治比作“监狱”,把语言比作“钥匙”,表明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最终赢得民族的解放。
D.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谢大光《鼎湖山听泉》)理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写出了鼎湖山泉的踪影不可捉摸,在山间时隐时现的特点。作者由此联想到绕膝承欢的爱女,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的喜爱之情。
2019-01-3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7. “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之际,苏轼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暮春时节,晏殊睹物伤时,感叹年华的流逝。中国诗人对时间的流逝特别敏感,时间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有一种时间叫追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③”揭示出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不同,进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有一种时间叫经典,《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时期的诗篇,其内容的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至今仍在滋养着我们;有一种时间叫记忆,鲁迅在散文集《》中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赴日留学的经历,流露出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情感;有一种时间叫领悟,《骆驼祥子》中老舍用(职业)祥子的苦难命运让人领悟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一种时间叫考验,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红岩》中的不惜牺牲自己保护同志,在狱中以坚强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为全体难友准备了越狱的通道。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016-11-1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及文言选段,完成小题。
(一)



1.唐代医学家、药物学家孙思邈(581-682)幼时看到很多穷人死于疾病,于是立志行医,刻苦钻研医术,二十来岁就成了名医。他关心病人疾苦,医德高尚。
2.孙思邈精通各科医学。他用针灸和按摩治好了头颈肿大、危在旦夕的刺史,还在临床实践中冲破前人365个穴位的定规,发现了止痛的“阿是穴”。
3.他常常亲自上山采药,炮制药材,并经由临床实践发现采药的季节、地点和处理方法都对疗效有影响。他还常到民间收集药方,并都记录下来



4.很多山里人得了“夜盲症”,白天能看见,晚上啥也看不清,而有钱人很少得这种病。经过研究,孙思邈让病人多吃动物肝脏,治好了夜盲症。原来动物肝脏里有很多患者缺少的维生素。
5. 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与医治脚气病的人。他发现有钱人易得脚气病而穷人不会,就在比较贫富两种人的饮食后,把粗粮中的糠麸拿给病人吃,治好了脚气病。
6.孙思邈不忘初心,笃志医学;不慕名利,甘于淡泊。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终于编写成《千金要方》一书。全书30卷,为中国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影响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二)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
(三)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 异之,曰:“ 圣童也, 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 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 召诣京师, 年已老, 而听视聪瞭。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思邈于推步、医药无不善, 孟诜(shēn)、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曰:“天有四时五行, 寒暑迭居。人有四支五藏, 一觉一寐。天人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
( 节选自《新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释:①[少]年轻。 ②[顾器大难为用尔]只是才器过大难以任用罢了。③ [拜]做官,就职。④ [诣]到。⑤ [瞭]明亮。⑥[推步]推算天文历法之学。⑦ [四时五行]指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⑧[迭居]交替, 更换。⑨[四支五藏]四肢五脏。⑩[导]疏导。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十日,扁鹊复见 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
A.桓侯使人问之B.臣是无请也体有可愈之疾良医导之药石
C.及长, 太白山D.渔人甚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翻译:
(2)救之以针剂。
翻译:
10.连环画中提到“孙思邈不慕名利,甘于淡泊”,选文(三)哪些语句可以体现这一点?
11.对上面的连环画和文言选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题,只填序号)
A.孙思邈医术高明,且通晓各家学说。他只是从人的饮食结构中寻找疾病的根由和治病的良方。
B.孙思邈通过亲自采收、炮制药材及自己的临床实践研究药效,还广泛采集民间药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扁鹊能通过观察确诊蔡桓公的病情,并在谈话中提到可根据病情的发展采用不用的治疗方法,表明他医术高明。
D.扁鹊和孙思邈的医学观都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扁鹊相信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有对“天命”的臣服;孙思邈相信“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明显受“天人合一”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奇才》,完成下面的小题。

奇才

[英]帕·克利弗

①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莱斯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这次考试,他一定能进入盼望已久的工程技术学校——当个航天工程师是他唯一的目标。

②莱斯被带到一间小卧室,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穿白大褂的考官让他全身放松,然后请他注视对面墙上的旋转灯光。这是最后一道脑力测验,事关重大。莱斯全神贯注,表现得非常好。考试结束后,莱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瞪大了眼睛望着主考官。主考官把这个黑头发、蓝眼睛、高个儿的男孩注视了好一会儿,终于说:“你可以去脑力训练班。”“可我一直想当航天工程师呀!”莱斯绝望了。主考官重新扫视了测试结果,严肃地说:“在脑力测验中,我们发现你有一种能感知动物思维的特异功能。如果加以培养,将会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感知动物?”莱斯又一次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我从来没接触过动物呀!”“正因为你从未接触过动物,所以你的特异功能从未被人发现。测验时,我们把一头动物带进来,你说出了只有这头动物和它的饲养员才知道的事情。毫无疑问,你的大脑对动物思维有一种特殊的直觉。孩子,这种功能大有用武之地呀!”莱斯才不在乎什么用武之地,他满脑子都是失去的梦想,眼泪一直在他眼眶里打转。

③离开大楼,莱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着。直到一片铁丝网横在面前,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来到了宇宙飞船基地。注视着太阳下闪闪发光的银色飞船,他禁不住放声大哭。这时,一辆氢气车驶近他身旁,透明的车顶向后移去,露出一张和善的面孔,“嗨,我叫伊里克,”驾驶员热情地自我介绍道,“航天工程师,我正要去检查飞船,看你这么悲伤,一定不会拒绝跟我去参观飞船吧。”

④汽车掠过一片宽阔的空地,在“波罗坎特号”飞船旁停了下来。伊里克领着莱斯走进飞船参观。莱斯高兴得什么似的,看个没够,问个没完,恨不得多生几双眼睛。可不一会儿,伊里克就拉着莱斯离开飞船,他解释说他需要马上到管理处去一趟。“你就在更衣室里等我。”他指着一扇门说,“记住,什么也别动,我很快就回来。”说完,他大踏步走了。

⑤更衣室就是宇航员登船前更换宇宙服的地方。莱斯心情激动地走到一个柜子前,用手轻轻一按,没想到柜门居然开了,里面放着一套套宇宙服。“让我穿上试试,只穿一会儿。”宇宙服太诱人了,莱斯取出一套写有“彼得逊”字样的衣服穿上,小心地系好每一根带子,然后笨手笨脚地走了几步。他站在穿衣镜前,对自己的形象得意极了。这时,一个人闯了进来,他冲莱斯命令道:“彼得逊,跟我来!”莱斯的脑子闪过一个念头,他下决心什么也不说。

⑥当飞船冲离大气层时,地球引力产生的巨大拉力使莱斯觉得浑身骨头像散了架,痛苦很快就使他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一切都平静了。两个宇航员站在他的飞行椅旁,一个是船长,另一个年纪大些的是指挥长费锡,后者正瞪着一双燃着怒火的灰眼睛。虽然仍很虚弱,莱斯还是认真地解释了考试时发生的事,他的理想以及理想的破灭。“好啦,你这个可爱的偷渡英雄!”船长和蔼可亲,“由于你的冒失,我们少了一个帮手。不过事到如今,当务之急是给研究院拍份电报,让伊里克、你的老师和父母放心。幸好我们要出去8个星期,这段时间够他们消气了。”“说真的,”指挥长的语气也比刚才缓和多了,“虽然我不赞成你的行为,但我佩服你的勇气,并不是每个11岁的孩子都会这样做的。”

⑦莱斯感到很惭愧,可一想到未来的旅行又很高兴,他有好多问题要问。“船长先生,‘波罗坎特号’是干什么用的?”船长笑了笑:“‘波罗坎特号’是艘宇宙营救船,它专门在宇宙中收集被遗弃的航天器,以便重新利用。我们凭借可靠资料搜寻,有时也借助某种动物的帮助,比如一种外星羚羊兽的嗅觉就能帮助我们找到用甲基烷做动力的宇宙飞行器;还有一种獐子,它对太阳能电池特别敏感。”

⑧以超光速行驶了21天后,“波罗坎特号”飞船到达了目的地——X-12行星。他们要在这里搜寻发射到这颗行星上的无人探测器。宇航员本特利把羚羊兽从笼子里放了出来,这怪兽有着长长的身躯,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眼睛,耳朵也尖尖的。指挥长和本特利带着羚羊兽离开飞船,踏上X-12号行星粗糙的地面去寻找探测器。莱斯静悄悄地趴在船长身旁,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荧光屏。“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讲机里传来指挥长嘶哑的声音,“这家伙以前不这样呀!它一个劲地乱蹦乱跳,在原地打转。”“可能有什么东西激怒了它。”船长焦急地说,“你们发现什么反常现象了吗?”忽然,他好像记起了什么,双眼紧盯着莱斯,“快穿上救生服,到他们那儿去!现在是你一试身手的时候了,看看是什么原因使那小宝贝烦躁不安。”

⑨当莱斯身不由己地被带到羚羊兽跟前时,奇迹发生了。他脑子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忽然觉得他的爪子受了伤——是他的4个爪子,而不是手脚。巨大的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不愿在地上走路。他明明嗅到甲基烷的气味,可就是不想去,他烦躁且愤怒。忽然,他感到两眼发晕,只得使尽全身力气向对讲机喊道:“把那家伙弄回飞船去!”

⑩在指挥长的搀扶下,莱斯回到了飞船。“真的!”莱斯激动得大叫起来,“我确实可以感知动物的思维!羚羊兽已经知道甲基烷在什么地方,但是它的爪子受了伤,所以它不愿意去。如果让它穿上靴子……”“天哪!”指挥长孩子般地大声喊道,“为什么早没想到?”莱斯说不出的高兴,乐滋滋地蹲在一旁,看着指挥长用4张柔软的金属片仔细地包裹羚羊兽的爪子。当他们第二次离开飞船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羚羊兽敏捷地跑在前面,很快就把他们带到了有探测器的地方。

庆祝会上,船长高举酒杯:“莱斯,你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奇特的礼物——动物思维感知。它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莱斯不停地掰着手指,别提有多得意。当看到其他宇航员们望向自己时那同样充满喜悦和赞赏的眼神时,莱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向往今后的新生活……

12.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13.这篇科幻小说的特点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它“奇”在何处。
14.小说结尾处,“当看到其他宇航员们望向自己时那同样充满喜悦和赞赏的眼神时,莱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向往今后的新生活……”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莱斯的新生活。(不超过150字)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诱人的蓝色能源》,完成下面的小题。
诱人的蓝色能源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⑥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15.文章开头从神话故事里的“龙宫”写起,有什么作用?
16.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蓝色能源有了哪些了解。
17.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
【材料】
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5℃。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而不同
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②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③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
④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
⑤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
⑥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
18.分析全文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文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提出中心论点:_____(1)__________,然后____(2)_________,接着从____(3)_____ 、____(4)______、___(5)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观点并总结全文。
19.根据文意,下面两句话中最能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___。(只填序号)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答: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 学校开展了走进剧院、博物馆、公园、名人故居等系列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这些实践活动。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推荐给下一届的同学,要写明推荐的理由,激发他们前往该地参加活动的兴趣。
(2)当前,许多中学生由于用眼过度,或不能正确用眼,导致视力不断下降。健康用眼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校报即将开设“爱眼日”专栏,希望你能为该专栏写一则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爱护眼睛,合理用眼。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
(2)语言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5-07-1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作文 | 适中(0.65)
2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河流唱着歌很快的游去,冲破所有的堤防。但是山峰却留在那里,忆念着,满怀依依之情。——泰戈尔”请你以“依依之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孙思邈让我们明白:矢志不移可以成就伟大;莱斯告诉我们: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一定就是灾难。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坚持初心,因为天道酬勤;也可以改弦易辙,因为柳暗花明;是坚持还是放弃,关键在于认识自己。请你以“初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4
选择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杂文
12-140.4小说
15-170.4说明文
18-200.4议论文
二、选择题
60.85修辞手法  作家作品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10.4图文转换  历史事件类
五、作文
210.4科技与文教  哲理与生活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