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2-12-25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明(lí)  当(ɡōu)    (yán)    货(hánɡ)
B.宽(yòu) 冠(miǎn)  积(zǎn)    默(jiān)
C.免(shè) 睢(zì)   循(zhūn)   拮(jū)
D.阴(huì) 游(yè)   阔(chuò)   桥(zhàn)
2022-12-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摇曳   濡养   形消骨立   脍炙人口
B.窗棂   愧赧   彬彬有礼   矫糅造作
C.燎原   亵渎   强聒不舍   天翻地覆
D.掺杂   豢养   鸠占雀巢   红装素裹
2022-12-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坐着高铁看中国,人们看到的不只是祖国的壮美河山,也是经济复苏的勃勃生机、政通人和的气象万千,更是一次读懂山河何以无恙的豪迈旅程。
B.山水画,通常给人一种复古的韵味,用来点缀沙发背景墙,不仅体现了浓浓的艺术气息,而且可以附庸风雅
C.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D.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立春”造型的烟花在高空绚丽绽放,瞬间渲染了整个开幕式现场。
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在疫苗的生产、研发、接种以及国际合作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有了好转,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质量、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
D.《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达到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目的。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班级开展“我为‘碳中和’献计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央视网2021年3月15日讯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完成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会议决定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所谓“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二

5.请为材料一的新闻拟定标题。(20字以内)
6.阅读材料二中的宣传画,请你运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该画面的内容及其宣传的知识。(要求:要素齐全,有明确的说明顺序,90字左右)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在事茶、饮茶中,由礼仪遵行、习俗认知、技能体验和艺文鉴赏而内向自省所感悟到的精神哲思,即为中华茶文化精神内核。

②中华茶文化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承载了历代茶人的理想情怀,展现茶人的智慧和品格。但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说,既承继于前代,又融于当代并通向未来。魏晋时代,赋茶以俭约”“素业的精神,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唐代茶人承袭前代的,同时提出的精神,宋代传承唐人致和的观念,提出致清导和之说。明清茶人多颂扬茶的”“”“”“精神。当代茶人重提茶德,以敬为礼、崇尚以和为贵、清为德,美真康乐,综合凝练出和、敬、清、美、真为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

③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传承、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华茶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综观历史,茶叶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中华茶文化更是滋养了人们的心灵,澡雪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华茶文化包涵了人文情怀、淑世态度,如婚姻的礼仪中,三茶六礼取自至性不移之意,表示爱情的坚贞不移。人们在茶礼、茶俗、茶艺等茶事活动中,饮茶、习茶,以茶为道形一体的媒介,饮者,事茶者沉静思绪,启迪、感悟、洗涤心灵,获得精神的成长,因此,复兴茶礼、茶俗、茶艺,是培育当代人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茶文化涵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提升人们的人格修养。

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是世界茶文化源头。1200年前,中国最早提出茶道;中国存有的古代茶诗词、茶画数量居世界第一,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民族饮茶习俗,现拥有一万多份茶树品种资源,茶叶的品类数量和质量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从2005年起再次超过印度,成为第一产茶大国;中国茶道哲学思想体系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中国茶,不仅是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品,更蕴含着中国人崇尚自然、知行合一的精神特质,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同时,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将中国茶和中华文化传递至世界各地,中华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⑤一碗茶汤也融入了伦理道德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以茶敬长辈,明伦理;以茶赠友人,增友情;以茶待邻居,睦邻里。这些茶礼、茶俗表现出和亲、和友、和邻,和美、和乐、和谐等一系列风尚,是茶文化精神内核的体现。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媒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以茶叙的形式招待外国元首,茶已成为中国标志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中国茶,味醇而不烈,蕴含着和谐身心,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追求;尤其是的思想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一脉相承,将茶的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对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周智修、薛晨、阮浩耕《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


材料二:

①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主要通过三条路径逐渐流行起来。

②一是茶文化典籍的外译。在众多影响中国茶文化在日传播的典籍中,《茶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朝时期,日本荣西禅师两度入宋,将茶籽和茶学典籍带回日本,其中就包括《茶经》的手抄本。《茶经》中有饮茶加盐的记载。煎茶、煮茶和制茶工艺在唐朝时期尚不成熟,煮出来的茶水苦涩,而放入适量盐之后可使茶水更加可口,直到今天,我国仍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茶里加盐的风俗,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广西的油茶等。17世纪的日本也有往茶里加盐的相关记载,该国的梅子茶泡饭就是一个典例。

③二是日本僧侣的推崇。中国茶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日本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来华学习的留学僧最澄和尚归国后,将从天台山上带回的茶籽播种在位于京都比睿山麓的日吉神社,结束了日本列岛无茶的历史,并借助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将饮茶活动导入了日本的寺院佛堂,上流社会。掌管崇福寺的永忠和尚曾长期生活于长安,他认为茶叶是唐朝饮食文化的高雅象征,在嗟峨天皇路过崇福寺时献上茶水。对茶叶印象深刻的嗟峨天皇开始下令在关西地区大面积种植茶叶。

④三是中国茶诗的传入与日本茶诗的创作。唐宋诗人往往在茶诗创作之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其茶诗所体现的理性色彩将茶性与人性相融合,而日本茶诗里的和、敬、清、寂茶道精神,就是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书写,这与中国茶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脉相承。遗唐僧将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饮茶之风逐渐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茶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开始在社交活动之中频繁出现,茶作为社交的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诗的创作不仅成为茶会的主题,茶也成为诗咏颂的对象。

(摘编自蒋莹、周文革《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与启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不同时期的精神追求融合中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内核。
B.中国茶文化在日本早期的传播与发展,既离不开该国来华僧侣的大力推广,也离不开该国当局的一定支持。
C.中国茶文化为日本茶诗的创作提供了基础,日本茶诗的创作助力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D.茶作为社交媒介与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说明《茶经》在日本的传播带动了中国茶文化在日本本土的发展。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和、敬、清、美、真”为内核的中华茶文化的形成,是我国成为世界茶文化源头的最重要原因。
B.领悟中国茶文化的思想精髓,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可以涵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
C.传承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当代意义,可见中华茶文化“和”的精神内核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相一致。
D.以我国基诺族凉拌茶、广西油茶和日本梅子茶泡饭为例,是为了论证《茶经》对中日茶文化具有的影响。
9.当下,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远古的某一天,一个猿人由树顶俯瞰大地,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尝试着离开了一直居住的大树,来到了地面。这一小小的好奇,完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壮举。

②又是遥远的某一天,一位法国画家在多次描绘了一种果子之后,出于强烈的好奇,冒着中毒的危险品尝了一下,发现它无比甜美可口。这一小小的好奇,使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西红柿。

③……

④无数的事例彰显着一个道理: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它来自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好奇心常与创造力挂钩。出于对一个崭新领域的好奇,于是开始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发现、创造,最终完成壮丽的事业,这是许多科学家成才的轨迹。正是出于对物质构成的好奇,才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正是出于对生物进化的好奇,才有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出于对大地资源的好奇,才有了李四光的油田发现。

当然,好奇心有时也是炫目的糖衣,掩藏着无数未知的危脸。如果我们不懂得控制自己,任好奇心泛滥,那就是在任欲望泛滥。所以,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好奇,珍惜每一瞬诞生的探索欲与创造欲;另一方而又要慎待好奇,有选择地分辨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不能涉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卷入好奇的黑色旋涡。

⑥总之,好奇心是使我们成长、成才的催化剂。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好奇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
B.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
C.我们要珍惜好奇,慎待好奇。
D.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
11.下列选项作为第④段的论据不合适的是(     
A.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了好奇心,进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B.水壶里水开后顶着壶盖,引起了瓦特的好奇,他最终发明了蒸汽机。
C.居里夫人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不顾外界的质疑,坚信自己的判断,最终发现了镭元素。
D.伽利略对教堂吊灯摆动的节奏感到好奇,通过研究,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12.本文第⑤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B.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D.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2022-07-05更新 | 53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