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三模 2022-12-28 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wú)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ò)。
B.我们(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jù)苍穹。
C.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己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yuán),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的(xī)聚之地。
D.一绺(lǚ)灰白的(quán)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2022-12-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C.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不得安宁。
D.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刻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刻变得飞涨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刻变得亢奋了。
2022-12-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发窥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照不宣的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房间,他果然在里面,
B.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掩。
C.不过最后等鸟儿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依依不合。
D.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得不败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2022-12-2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湖。
B.有试验表明,开门8小时与关门8小时相比,污染物会减少几倍到几十倍。
C.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D.张桂梅扎根山区四十余载,用教育之力阻断贫困代代传递,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2022-12-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
C.我的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D.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022-12-2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十八岁的成年男子。
C.《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2022-12-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2)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3)①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②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③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④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4)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5)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7.“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8.本文在“描写”“意境”“哲理”“语言”四个方面都实现了作者梁衡“主动进行艺术上创新”的美学追求,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景物描写方面,视角独特,层次分明。略写雨季的壶口瀑布,采用俯视视角:详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
B.随着视角的变换,景物的意境有所不同。俯视龙槽,重在“奇”;仰观河面,重在“险”;看河水冲跌而下,碎为水雾,重在“雄”。
C.作者紧扣河水在壶口展现出的多种形态,联想到人生的五味杂陈;由水浸巨石,认识到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进而引申到“历经磨难,方显个性”的哲理。
D.本文语言的突出特点是畅达自然与典雅凝练相得益彰。
9.结合选文内容,对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这样的短促急骤的句式,突出画面的动态。
B.“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其中“势如千军万马”是总体描绘波浪,“挤着、撞着”则突出波浪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密度很大,“推推搡搡”是横向的动态,“前呼后拥”是纵向的动态。
C.“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一句,用“跌”字形容河水的急坠,“来不及”更显急坠的突然。
D.“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一句中,“散”“钻”“觅”“如”“淌”“夹”等动词描写水势,精准传神。
10.对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鲜明的形象性。把瀑布比作“一卷飞毯从空抖落”和“一卷钢板出轧”,形象地写出瀑布平展、宽厚的形态和凝重、猛烈的气势。
B.善用拟人,移情于物。如“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以人的行为动作和情感态度来写水,把水的形态、精神表现得栩栩如生。
C.主要运用骈句。如“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从空抖落”,长短句使节奏大起大落,有力表现河水奔流而下的壮观景象。
D.在文学语言中,吸收古诗文的精华,使其语言格调高雅、凝练蕴藉。如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勇往直前”等四字短语,简练整饬,含意隽永,富有古典韵味。
2022-12-27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