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期末 2023-02-08 3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huì)     (zhì)       (zǐ)     持之以(hén)
B.压(zhà)     (wànɡ) 取(jī)     身求法(shě)
C.扣(shé)     词(dùn)     蔑(wū) 孜不倦(zī)
D.悟(xǐnɡ) 养(huàn)     (ɡài) 画龙点(jīnɡ)
2023-02-03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屋檐   懒惰   自爆自弃   埋头苦干
B.中伤   流俗   辨伪去妄   前仆后继
C.鄙夷   脊粱   锲而不舍   不言而喻
D.摧残   渺芒   行之有效   走投无路
2023-02-0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影片《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②全情全景地还原了这场史诗战役,③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决不退缩的精神和不惧强敌敢于战斗的英雄气概。④通过对这段历史加以回顾与呈现,使电影《长津湖》引导激励中华儿女铭记伟大胜利,凝聚奋进力量,致敬最可爱的人。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1-12-08更新 | 404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益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公共文化的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的精彩。在全国各地,一座座文化场馆在城市拔地而起,惠民利民一座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遍布城乡,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一个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农村人气高涨,积极对接着乡亲们读书看报、观赏电影、开展文体活动的需求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映在笑脸上舞在脚步中。

A.,           B.;           
C.;     ……     D.,   ……     
2022-08-27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2023-02-03更新 | 52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6.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如何将记忆力提高千倍?

吴建永

①能不能利用技术,把记忆能力提高千倍呢?

②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你已经感觉到了:智能手机每天跟着你,留下大量的照片、视频和语音。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把早已忘得干干净净的记忆找回来。可是,这种“记忆”使用起来总觉得不那么方便,如果我记忆差到连照片都想不起来,那怎么办?运用技术让记忆力提高千倍。

③如何用技术让记忆力提高千倍?您可别想歪了,不是大脑里面插电线的粗鲁做法,而是维持人的尊严,让技术围着人转。很多证据表明人的记忆不是像在计算机硬盘上存照片一样,写一次就永久存留。与之相反,长期记忆的形成必须靠睡眠中的回放。而长期记忆形成后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回想,然后根据回想再记入。

④利用这个生理特性,技术就有了切入点:影像声音和文字可以帮助场景回放,也就不断剔新了储存于神经细胞间连接点的记忆。这和人在回忆时主动刷新记忆的过程是一样的。智能手机让人们拍摄了越来越多的照片。翻翻过去的照片,可让人回想起很多过去经历的细节,其中大部分细节是如果不看照片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想起来的。现在每人每周也许有几十张照片。

⑤在不久的将来,米粒大小的无线照相机可以在眼镜、帽子或衣领上自动地定时捕捉个人和周围环境的照片,使个人拥有的照片数量增加到每秒钟几百张,将个人的全部视觉经历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样,其他无线传感器可以把人的声音、动作、速度和地理位置等信息随时存储起来。每件衣服、每个物件上都有多个“一次性”相机和其他传感器,可以说,当你穿戴上这些设备,你的人生就被完整地记录了。

⑥如此海量的图象和信息对个人来说难以掌握,但掌握信息正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技术的强项。现有技术已经能在人脸识别方面远超过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能与人不相上下。照片中的所有的人脸可以被联系索引起来从对话中可以分析出关键字、概念串和语气指纹等。同样地,其他视听信息可以提取出各种信息,如从背景音乐中提取出乐曲名字、乐队演出的艺术特征指纹以及播放系统的音频指纹等信息。

⑦这些图象、声音和语言文字等信息可被轻易索引,由“个人记忆系统”分析整理,并按需进行场景回放。其结果是使人“过目不忘”,记住每个见过一面的人,经历过的每个地方每件事,交谈过的每一句话。每当你遇见只见过一面的人,记不清楚时,智能手机会在你耳边告诉你上次在哪里见过,谈过什么,甚至这人的姓名、职务等等,让你永远消除似曾相识的尴尬。

⑧在衰老进程中,脑细胞和神经线路持续地不断损伤,海马损伤是老年失智的主要原因。这个记忆关键点的退化使记忆逐渐变得模糊而难以回忆。但技术可以帮人建立一个外挂的“人工海马”,帮人不断地刷新淡忘的记忆,把远期记忆从部分损坏的神经线路中提取出来,加工修复后再存进相对完好的新线路中去,避免前面提到的那种记忆差到连照片都想不起来的永久性信息损失。

这种记忆的拐棍能远超过人类自然记忆的容量和回忆能力,让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记忆能力不再有差别,而且老年人反而在记忆方面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有更大的个人记忆库。

(选自《科学大院》,有删改)

(1)下列对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   列数字B.列数字   作比较
C.作比较   作诠释D.打比方   作比较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运用设问,提出了利用技术可以将记忆力提高千倍的说法。
B.长期记忆的形成需要靠睡眠中的回放,形成后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回想、再记入。
C.智能手机的信息可帮助找回记忆,并且具有使用起来方便找回记忆的特点。
D.脑细胞和神经线路持续地不断损伤,是人在衰老过程中的一大表现。
(3)下列对文章分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说明的内容是如何利用技术让记忆力提高千倍。
B.本文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运用人类记忆的生理特性、技术让记忆力提高千倍的原理、技术提高记忆力的方法等。
C.“其中大部分细节是如果不看照片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想起来的”中的“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说明文从内容上可分为事物说明、事理说明两类,本文属于事物说明。
2023-02-03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