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末 2023-02-23 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悠悠九州之巅,放眼望去,荆楚大地之一角,一颗星星闪闪发亮,他就是阳新(     )的石瑛先生。

石瑛先生年幼之时,             为晚清兴国的一代年轻才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乱四起,中国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石瑛先生追随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奔走呼号,一心救民报国,这期间他颠沛流离,餐风露宿,却无怨无悔。更让人感动的是,①他听说因为战争的原因,导致阳新中学停办八年。他(             ),不顾己身之疲,毅然决定要帮阳新中学恢复办学,弥补yí hàn,②让众多莘莘学子读上书,为国家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1935年石瑛先生为能让阳新中学的学子重返课堂,不辞辛苦,多次联系当时任阳新驻军王万龄师长和县长李辉武,kěn qǐng他们的帮助。在石瑛先生的不懈努力下,阳新中学才得以以中正公学的名义恢复办学。

儒学薪火得以相传,离不开石瑛先生的大力帮助,“湖北圣人”这一尊称显得他圣贤之所在,并非浪得虚名。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shù   bèiB.sù   bèiC.shù   D.sù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遗撼       恳请B.遗憾       恳请
C.遗撼       垦请D.遗憾       垦请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       忧心忡忡B.家喻户晓   忧心忡忡
C.鲜为人知       局促不安D.家喻户晓   局促不安
4.文中①②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①处改为“他听说因为战争,导致阳新中学停办八年”。
B.①处改为“他听说因为战争的原因,阳新中学停办八年”。
C.②处改为“让众多莘莘学子读上书,学校为国家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D.②处改为“让莘莘学子们读上书,为国家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生饱读诗书,见多识广
②谨记其家族耕读积学之风
③又深得其祖父的悉心教导
④自身勤奋苦读,几乎手不释卷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为树立阳新旅游形象,提升阳新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阳新文化部门开展多项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任务一:阳新文化和旅游局开展了面向社会征集阳新县旅游形象宣传广告语活动,多则广告语入围,下面这两则广告语,哪则更好?请说明理由。
①百湖阳新,一见倾心   ②山水向阳,自然常新
(2)任务二:阳新楹联学会为阳新4A级景区——仙岛湖征集对联,请你把下联补全。
上联:仙岛如星,碧水生辉峰竞秀
下联:平湖似镜,清峦倒影水添(     )
2023-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容易(0.94)
7.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哲理诗内容深沉、含蓄、隽永,多在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蕴含丰富的哲理。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生活的道路中充满着未知的困境,要认真对待,克服困难。王安石《登飞来峰》“(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比喻认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陆游《游山西村》(5)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可以让人领悟到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7)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体现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高尚情操。

2023-02-21更新 | 54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纾赍

林纾,福建闽县人。天性敦挚。年十岁,从同县薛锡极读,字之曰徽。锡极家绝贫,夏日尝不举火。纾归食既,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锡极大怒,诧曰:“若年十一,竟行窃耶?”纾泣曰:“先生侵晨授徽书,逾午未食,归而对食心动,故自以其米来,非窃诸他氏也。”锡极曰:“他氏益不可矣!吾已得米,且至,无须此。若将归,当请杖于若母。吾竟不忍夏楚若矣!”纾归白母。母笑曰:“女以米饷师,奈何以袜?”易以重橐,重益之,别令人赍以往。锡极乃受。


【注释】①赍(jī):拿东西给人,送给。②夏(jiǎ)楚:夏,同“横”。楚,荆条。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③橐(tuó):口袋。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B.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C.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D.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纾十岁的时候跟着闽县的薛锡极先生读书,他心地善良、尊敬师长。
B.薛老师的家境贫寒,经常没米吃。
C.薛老师听说林纾偷了家里的米,十分生气,严厉斥责并体罚了林纾。
D.母亲听说了林纾的行为,不怒反笑,并给了薛老师更多的米。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氏益不可矣!
(2)女以米饷师,奈何以袜?
2023-02-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