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2-28 10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梁 (jĭ          凿(nà)          (suī)        味同蜡 (jiáo)
B.渎(xiè)            据(jí)        骗(kuāng)       而不舍qiè
C.(yān)            斥(hē)            难(jié)          吹毛求(zī)
D.(jiŏng)        白(shà)       (xiá)          然贯通(huò)
2017-12-0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C.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D.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使同学们增加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C.能否坚持开展文体活动,是能否提高初三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试卷中问题的情景。
4. 下列文学常识或作品内容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政治形势,提出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战略方针,表现了诸葛亮的卓越的才能。
B.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他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C.《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D.《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017-12-0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仿照下列语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初三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拼搏奋进是它的主旋律;
初三是一幅五颜六色的油画,自勉帮扶是它的暖色调;
                                              
2017-12-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古诗文背诵:
(1)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苏轼,给他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诗中,描写诗人无限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7. 名著阅读
(1)___________(作者)写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小说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所以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 》的开篇词,这部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小说里的一个主要故事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2017-12-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记叙文阅读
放下是最好的拥抱
①曾经的初中,我是她的班主任,而她和我,却对抗了两年,在她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里,我是第一个被她写进“死亡日记”的人。
②怎能忘记,刚刚进入初一的她,瘦瘦高高,脸上写满了朝气、快活与新奇,虽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却仍能引人注目。她的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满是令人感动的期待,初一上学期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
③经过整整一个漫长的暑假,我再一次迎接到的却是一个穿着时尚、傲气十足与满脸不屑的她。因为交友的不慎,她开始厌烦学习,谈论一些不该谈论的话题,甚至在每日必穿的校服上,也写满了偶像明星的名字和不堪入目的脏话。下课铃一响,她和几个不良同学就匆匆离开教室,找一个醒目的位置闲聊或打闹,女孩的那份矜持与文静,已经远离了她。
④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口婆心地把她留在办公室,试图用老师的真情打动她,她和我一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但第二天仍是我行我素;我无奈地找家长谈,家长更是无可奈何。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着,每一节课,我都强迫自己投给她鼓励与期盼的目光,每每得到的却是抵触与不屑的冷漠。我也曾歇斯底里地想硬性拆散她们,最终得到的是她们的仇恨。
⑤初三上学期的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她的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那个时候正流行黑色死亡日记,我被赫然地写在了首页:被写进这本日记的人,都将死去。那个不断阻止我交友的女人,是第一个被诅咒的对象,她将第一个纳入我的日记……初见此页,我眼前一片昏黑,愤怒、委屈、辛酸,种种说不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撞击着我的心扉,整个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炸开来……良久,我心灰意冷地合上这本令人恐怖的黑色日记,走出教室。以后的几天里,我什么都没说,只是精神恍惚,努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事情。
偶尔抬眼却似乎感觉到两道充满担忧与愧疚的目光。是她,她可能感觉到了什么,接下来的日子,她的穿着有了细微的变化,衣服的符号也在渐渐减少,看书的时候多了,三五成群的打闹少了,作业也开始规范起来……她的变化令我欣喜若狂,“死亡日记”的事,也顷刻间在脑海中消失了。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时时关注着她的言行,每一节课仍投以鼓励和期盼的目光。
⑦初三下学期,有同学和我探讨问题或议论某些话题的时候,我开始瞥见她站在旁边的身影,她偶尔也参与进来。我时不时还会收到一两封不署名却充满关爱的信,从小而娟秀的字迹中,我断定是她写的,但我仍然像当初的日记一样,秘而不谈。
指尖的日子宛如跳跃的精灵,等不及我挽住它的臂膀,初三毕业的日子如期降临了。她也终于在自己最后的努力下,如愿考进了一中。
⑨毕业那天,我在学生满含热泪的拥抱中结束了三年师生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又触碰到了那热切而又愧疚的目光,看到了想走上前又犹豫不决的身影,我仍是含着泪水对她笑着鼓励她,但她最终并没有挤到我的面前,只是远远的站着,
⑩分别将近两年,我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偶然在菜市场,听到熟悉的叫声:“刘老师!”我急忙回头,是她的妈妈,这位妈妈热切地抓着我的手,眼眶盈着泪花,“刘老师,太感谢你这三年对孩子的不放弃。孩子知道,她曾经的不懂事,尤其是你曾保守的那个秘密。毕业时,她特别想与你拥抱,直到现在,就因为那份愧疚,她不敢……”
⑪听着这发自肺腑的诉说,我的心灵重重地一颤,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着成长,成长不应该伴着永远抹不去的伤痕。放下吧,孩子,放下是对老师最好的拥抱。
(作者:刘淑贵 有删改)
8.阅读第④-⑨段,理清“她”对“我”从“对抗”到“接纳”的心路历程,用概括的词语填写下表。
“我”的行为
(1)
硬性拆散她们
保守秘密
无声鼓励与期盼
(2)
“她”的情感
抵触、不屑
仇恨诅咒
(3)
(4)
愧疚、感谢

9.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结合上下文,研读第⑥段画横线句子划线的词语,你认为“她”“担忧”什么?为什么“愧疚”?
偶尔抬眼却似乎感觉到两道充满担忧与愧疚的目光。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指尖的日子宛如跳跃的精灵,等不及我挽住它的臂膀,初三毕业的日子如期降临了。
10.文章标题“放下是最好的拥抱”好在哪里?文章结尾处“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着成长,成长不应该伴着永远抹不去的伤痕。放下吧,孩子,放下是对老师最好的拥抱”有着深刻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说说感悟
11.请在第⑨段画横线处作一个“她”的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
要求:(1)至少运用一个比喻句;(2)符合上下文情境;(3)不超过150字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智慧人生 品味舍得

曹南才

①有一句电视广告词:“智慧人生,品味舍得”。我常想,为何把“舍得”提到“智慧人生”那么高?其实把这个词拆开为“舍”与“得”两个方面,“舍”与“得”的辩证统一,有舍有得,舍中有得,先舍后得,小舍大得,就是智慧的体现。

②得到和获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常常事与愿违,不是想得即得。当条件不具备时,或机会未相遇时,能否有所舍弃、有所退让,是能否向“得”转化的关键。

③条件不具不如舍。博大精深的《易经》有一个“屯”卦。“屯”的意思是聚集、储存。此卦告诫人们,人生与事业初起,就如草芽初长,被磐石压住,“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困难重重,条件不备,动则遇险。这就“不如舍”,不宜贸然前往,先要聚存和囤积。历史上这类事屡见不鲜,最为人熟知的是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按约定,谁先入关谁为王。刘邦先行占领了咸阳,但因羽毛未丰,自忖无法与项羽抗衡,便主动舍弃,让出关中。连“王”都能舍弃,可见刘邦是何等睿智。如不这样,历史会否重写又有谁知?

④大得不得取小得。有段子说:师父问,烧壶开水,火烧未半柴不够了怎么办?弟子或说去找、去借、去买,众说纷纭。师父说,“何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呀。”这说明,当目标定得太高,超乎能力和条件,实在难以为继,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一下,同样可以达到“得”的效果。

⑤先予后取获大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就是付出、贡献、投入。没有舍而得是不实际的。不舍得下种施肥喂饲灌食,何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舍得辛勤劳作、出力流汗,何能成就事业?乐善好施、周济穷人更是一种高尚的舍得,散掉千金却换来快乐无比精神富有,才是大“得”。随便读一本名人传记,成功之前,他们谁没有无数的付出、代价乃至牺牲?相反,这也“不舍得”,那也“舍不得”,总是不愿施予投入,不想牺牲丁点,老想不劳而获,不予而取,就只能自寻烦恼、于事无补。

⑥不该得者而舍之。按你的主客观条件确实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是不义之财,或者是不切实际过分追求的金钱地位名誉,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负累等等,都只能放弃,无须惋惜。社会上很多贪财、贪权、贪色的人,看似得到很多,最后却连自由、性命都舍了。不该得的全部舍掉了,才会如释重负,轻装前进。

⑦当然,说到“舍”,并非单纯的舍、消极的舍。只舍不得,无所作为,不是我们的生活态度。“舍”,只是条件不成熟时的人生策略,应该利用艰难始生的时机,“屯”集能量,储存智慧,学习本领,磨炼品格,建立人生目标,融入合适的载体和群体,为“得”创造条件,这才是充实的人生。

⑧敢舍才能敢得,想得必须敢舍。舍了未必能得,不舍肯定不得。人生需要舍得,舍得丰富人生。“智慧人生,品味舍得”,的确值得我们细细地体悟品味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12.阅读全文,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3.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什么情况下该“舍”?
14.仔细阅读⑤至⑥段,下面的例子适合作为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说明理由。
例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背一麻袋金子过河,遇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他舍不得,最终舍掉生命。
15.请结合语句分析第3段划线语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017-12-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那一条?
19.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2017-12-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易(0.85)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暮春     (宋)曹幽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①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注释】①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样子。
20.诗歌一、二两句所写景物体现了暮春景色的什么特点?
21.“春草池塘独听蛙”,“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12-06-26更新 | 9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衢州地区九年级初中学业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2.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为此,九1班开展了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等闲识得东风面”,识名人雅号。请写出下列雅号所代表的人物:
(1)诗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安居士 ---- 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从下列人物中选出一位你最喜爱的风流人物,并说说喜爱的原因,50字左右。(刘禹锡、曹操)                        
我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任选一题,构思作文。
题目一:在三年学习生活中,美丽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三年的学习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丽就在生活的路上,美丽就在身旁……
请以《收藏生活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题目二:《拥抱          》(请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
2017-12-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22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成语和熟语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5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70.94名著导读
五、现代文阅读
8-110.64记叙文
12-150.65感想
六、文言文阅读
16-190.65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20-210.85
八、综合性学习
220.65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九、作文
230.65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