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天津 七年级 期末 2023-04-27 3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塌(tān)       临(wèi)        随声附(hé)
B.抽(yè)        恿(sóng)     神采奕(yì)
C.笑(nì)        (miǎo)     人迹至(hǎn)
D.黄(hūn)     (cuì)        轻怕重(zhān)
2023-04-2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谦虚   勤劳   坚韧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D.谦虚   勤俭   坚强
2019-01-30更新 | 122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武汉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学就有多少个故事。②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学让你沉迷其中。③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希重将相、工农仕商们创作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④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 从不踌躇!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A.,         ——B.,         ——
C.,         D.,         
2023-04-26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临”字统领全篇。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2023-04-26更新 | 54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菊花》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菊花

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每到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

6.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7.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菊花全都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
B.菊花耐寒冷,越是在少光、寒冷的地方,生长得越健康、茁壮。
C.“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文化传统。
D.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不仅喜爱菊花质朴的形象,而且喜爱其高洁的品格。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加点词“大多”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②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菊花都是黄色的”。
C.第③至⑤段依次说明了菊花适应性强、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高等特点。
D.本文在介绍菊花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的脉络清晰。
2023-04-26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0.85)
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甚远(连接、紧跟)B.屠大(处境困迫,为难)
C.一狼去(小路)D.乃悟前狼假(睡觉)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其一坐于前B.目似
C.一狼其中D.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B.“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词句,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
C.文章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D.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023-04-26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