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中 2023-04-29 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告诉我,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点亮真理的强光。

这束光,激发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星星之火,可以(     )原。

这束光,照亮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雄关(     )道,万水千山。

这来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这束光,映照了百万雄师横(     )长江,天翻地(     ),正道桑。

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dàn          zhǒng     cāngB.yán          zhǒng     cāng
C.dàn          zhòng     chāungD.yán          zhòng     cāng
(2)语段中括号内所填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嘹                 B.嘹                  
C.燎                 D.燎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①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②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③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④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⑤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①③④⑤②B.①④③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④③①⑤②
2022-06-20更新 | 42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表述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严肃地质疑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
B.《经典常谈》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面貌。
C.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是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道路。朱自清也是按照这一原则来撰写《经典常谈》的。
D.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2023-04-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4. 阅读名著选段,说说《史记》被成为我国重要历史著作的原因有哪些。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

2023-04-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5. 古诗文默写。

漫步古诗苑,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读《小石潭记》,我们能感受到柳宗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孤寂悲伤;读《诗经》,我们从《蒹葭》中的“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体会到主人公对“伊人”绵远悠长的思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能体会到王勃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读《使至塞上》,我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王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的幽微难言的内心境况;读李清照的《渔家傲》,我们从“___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___”中体会到女词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

2023-04-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6. 郑州某中学开展以“‘豫’见非遗·‘豫’见坠子”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河南坠子是源于河南省的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有近200年的历史,因生动活泼、接地气,在世界各地华人中有着广泛影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河南坠子发展面临的困境。

材料一:坠子艺人袁瑞英说:“我唱的大部分还是跟着民间老艺人学习的传统剧目,自己编唱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要适应社会需求。现在坠子演员越来越少,我还希望将来能有能力培养徒弟。”不过,对于都市年轻人来说,河南坠子常常是有所耳闻却难得一见。

材料二:鲁银海谈及参加马街书会时最大的感触,一是河南坠子的艺人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越来越老龄化;二是有能力唱大书的艺人越来越少了,后继乏人。“唱大书过去是坠子演员的基本功,现在甚至一些获过大奖的演员都没有能力唱长篇大书。”

材料三:原本连说带唱以叙述故事擅长的河南坠子,在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基本上被演化成为只唱短段节目的曲艺“唱曲”。从而使原本的“坠子书”变成了事实上的“坠子曲”。


____________
(2)为了宣传河南坠子,郑州某中学决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去月季公园观看河南坠子表演。请你根据下面的路线图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南门前往目的地。


____________
(3)活动结束后,城城想写一副对联来称赞河南坠子,但写好后顺序弄乱了,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处。
①演绎 ②唱出 ③长腔短调 ④世间沧桑 ⑤人生百态 ⑥台前幕后
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