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二模 2023-05-03 1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①11月20日晚,2022卡塔尔世界杯在万众瞩目中开____)。据____),大熊猫元素、青神竹编以及来自山州的彝族少年乃博宁林都将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亮相。

②来自四川的一套特的“竹与熊猫”将代表中国元素亮相世界杯。“这套展品的主题为‘竹与熊猫’,主要由中国的熊猫元素和传统的青神竹编组成。”据参展项目负责人介绍,97件展品将在卡塔尔世界杯主题艺术展上展出,包括“熊猫迎客区”“熊猫会客厅”“熊猫茶歇室”“熊猫餐饮店”四个区_____),主要展示传统竹编艺术,以及竹制环保餐具、竹____kuài)、竹制茶室用品、竹制生活用品等竹文化创新产品。这些美的竹编工艺品,皆采用青神竹编工艺手工制作而成。

③来自凉山的16岁彝族少年乃博宁林在本届世界杯上担任旗手,这位今年入选马德里(jìng____技06梯队的足球少年,以(áng)____扬之姿出现在全世界球迷眼前。

④除了这些中国元素外,还有许多“中国制造”也出现在卡塔尔世界杯上。为了举办本届世界杯,卡塔尔资360亿美元修了76公里的地铁。有眼尖的球迷已发现,卡塔尔地铁的感门产自四川……随着世界杯的一声哨响,伴随着无数转播镜头,“中国元素”“中国制造”进入到全世界的目光中。

(选自《四川日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开____(mù)     (2)据____(xī)   (3)区____(yù)
(4)竹____(kuài)   (5)(jìng)____   (6)(áng)____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凉____(A.liáng   B.niáng)   (2)殊____(A.sū   B.shū)
(3)精____(A.jīng   B.jīn)        (4)护____(A.hù   B.fù)
(5)斥____(A.cì   B.chì)          (6)应____(A.yìng   B.yīng)
3.依据文段,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数转播镜头随着一声哨响的世界杯,伴随着“中国元素”“中国制造”进入到全世界的目光中。
B.伴随着世界杯的一声哨响,“中国元素”“中国制造”无数转播镜头随之进入到全世界的目光中。
C.随着世界杯的一声哨响,“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伴随着无数转播镜头进入到全世界的目光中。
D.一声哨响的世界杯伴随着“中国元素”“中国制造”,随着无数转播镜头进入到全世界的目光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这则消息的导语,介绍了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
B.语段中“亮相、精美、采用、制作”四个词语都是动词。
C.“这些精美的竹编工艺品,皆采用青神竹编工艺手工制作而成。”是一个单句。
D.文中“竹与熊猫”“熊猫会客区”“中国制造”的引号用法相同,都表示特定称谓。
2023-05-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2023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7月在省会成都举办。下列关于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蓉宝的形象是一只大熊猫,被盛誉为“国宝”的熊猫是成都极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标志,也是享有极高知名度的个性名片。
B.蓉宝右手中“31”字样火焰的大运火炬,代表本次成都大运会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C.蓉宝面部构思参考了川剧的脸谱样式,是川剧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体现。
D.蓉宝耳朵、眼睛、尾巴皆呈现火焰形态,极具冲击力的火焰外观,寓意着四川人喜食辣椒的生活习惯。
2023-04-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喜迎大运,“蓉”耀青春,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八方之客。孔子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交友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下列故事与“朋友相交”无关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B.飞熊入梦C.割袍断义D.管鲍分金
2023-05-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懒”到基因里的大熊猫

黄堃

①大熊猫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它究竟有多懒?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发现大熊猫的能量代谢率低到与树懒相似,同时它的基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②通过对大熊猫的观测,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每天消耗的能量远低于差不多大小的陆生哺乳动物,仅为预测值的38%。这个比例已接近在“懒”界享有盛名的树懒。

③与人相比,一只体重90公斤的大熊猫的代谢水平还不足同样体重的人体的一半。一个人就算站着不动,其代谢率也要高于“活动”状态下的大熊猫。

④给大熊猫戴上卫星定位设备后获得的观测数据也显示,大熊猫每天有大半天时间都是歇着的,平均每小时也就走20米左右。

⑤大熊猫这么懒也是有苦衷的。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但它的祖先却是实打实的肉食动物。尽管吃了这么多年竹子,但大熊猫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适应,其肠道依然保持着食肉动物的特征。就是今天,也时常有大熊猫饿极了下山到村里偷羊吃的消息。由于竹子营养及能量低且难以消化,大熊猫每天不得不进食大量竹子,以满足其生命活动需要。

⑥同时,大熊猫也需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因此每天多吃少动、懒懒地待在那里就成了它的生活习惯。换句话说,这是“能量有限,节约使用”。

                                                。这是能量代谢率低带来的后果之一,还好它有厚厚的皮毛,可以帮助保持体温。

⑧研究人员还发现,大熊猫体内一个名为DUOX2的基因发生了变化,这个基因与调控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关,而甲状腺激素又能调节能量代谢。这个基因变化能帮助大熊猫适应低能量代谢率的生活,所以大熊猫可以说是“懒”到了基因里。

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点明说明对象、交代对象特征,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②-④段中,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科学严谨地说明了熊猫的“懒”。
C.大熊猫没有保留祖先食肉的能力,食物主要是竹子,彻底成为了“素食主义者”。
D.第⑦段加点词“之一”说明能量代谢低的后果不止一个,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8.下列语句填入文段划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利用热成像技术给大熊猫拍的照片显示
②与同样黑白相间的动物如斑马、斑点狗等相比要低得多
③大熊猫体表许多地方的温度都较低
④缺乏能量来源还导致大熊猫的身体发生了从外到内的变化
A.③②④①B.①③②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
2023-05-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请你参加“致敬经典——探秘古诗文魅力”的学习活动,并根据提示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材料二】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注释】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常指青玉。③窈然:幽深的样子。④潆回:水流回旋。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忆游记名篇】
9.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常常探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游记名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永州八记”的是(     
A.《满井游记》B.《钴鉧潭西小丘记》
C.《始得西山宴游记》D.《石涧记》

【推字词之意】
1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心乐/能以径寸
B.则少陵浣花居在焉耳/其境过清
C.皆浣花溪也/相而去
D.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今闻无罪

【悟句读之美】
11.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B.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C.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D.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破对译之难】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
【品言语之美】
13.两则材料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2023-04-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甲】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4.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描写的对象不同,【甲】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而【乙】诗则描写了秋天的四种景象,分别是秋蝉、秋柳、_____、秋叶。
15.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2019-10-22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