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六年级 期末 2023-07-10 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窗外是天的杨柳。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shāo 卷过涛声,叶间(甲)着粼粼的波光。

……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他们的根,山洪(乙)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jié,树却勇敢地(丙)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1.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横线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ān              jìng      B.cān               jìng       
C.shēn            jìn        D.shēn              jìn        
2.下面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最合适的一组动词是(     
A.闪          B.映          
C.闪          D.映          
3.下面与文段中画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B.杨树、柳树,如臂如股。
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023-07-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先生,文章写了北京春节的习俗。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出西汉文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C.古诗文中关于年龄有很多代称,如“豆蔻年华”特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弱冠之年”则指男子二十岁。
D.《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七言古诗。
2023-07-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一位武汉文艺青年想写一副礼赞抗疫英雄的对联,请帮他确定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     
上联:救死扶危,医护柔肩___①___
下联:___②___,军民铁臂___③___
A.①擎大爱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B.①渡劫波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
C.①擎大爱   ②克难致胜   ③济时艰D.①渡劫波   ②干群携手   ③祛瘟疫
2020-09-11更新 | 50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面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②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A.④①③②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②④
2023-07-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默写填空。
(1)大漠沙如雪,______。(李贺《马诗》)
(2)______,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4)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谁言寸草心,______。(孟郊《游子吟》)
(6)《竹石》中写出竹子对打击充满蔑视之情,对困难有着豪迈姿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023-07-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千锤万凿出深山”中的数词“千”“万”和动词“锤”“凿”,在诗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尾句中的“清白”有什么含义?
2023-07-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孔子________                           ②问其__________
③我以日始出时人近__________       ④孔子不能也。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3)请仿照示例,写出另一儿的观点及证明观点的过程。
示例:

因为“近者大,远者小”是一个常识,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日初出大,日中小”,所以我认为“日始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4)请你用下面的句式,写两句话,谈谈对文中“两小儿”的认识。

两小儿        ,因为        

2023-07-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节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②“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③“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④“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⑤“那怎么——”

⑥“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⑦“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⑧“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⑨“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⑩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乙】

①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②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③“怎么了?”爸爸问他。

④“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⑤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上车子,一个着,一个半着,爸爸拿镊子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着硼酸水给他干净。他们又给他上药,好绷带。

⑥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⑦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10.请分别用简短的句子或者短语概括上文关于伯父的两件事。
11.【甲】文第⑩段写道“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在座的人”因何而笑?
12.请结合下面句子中的系列动词,分析一下爸爸和伯父鲁迅先生的品质。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着,一个半着,爸爸拿镊子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着硼酸水给他干净。他们又给他上药,好绷带。

2023-07-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心里点灯的人(有删改)

张颂文

①六岁那年的夏天。

②小孩子都像猫,喜欢找一个盒子把自己装起来。我钻进一个放棉被用的大木头箱子,把自己裹在软软的被子里,关上箱子,狭小的空间成为完全属于我的童话秘境。我在里面演绎无穷的想象力,幻想自己是一个勇闯魔兽世界的英勇男孩。啪嗒一声,箱子的搭扣扣上了,我立刻从假想英雄沦为困兽。种奇秘境因为没有了光而变成恐怖黑暗的监狱,我发疯似地用脚踹用手推,眼前还是一片黑暗。不知不觉,箱子缝隙里透过来的光线也全都暗下来,天黑了。妈妈总也不来,我哭到呼吸困难。昏睡中,眼皮突然感受到强烈的光,妈妈打开箱子把我抱了出来:“走,我们去看老奶奶。”

③妈妈是小镇上有名的“冯医生”。她喜欢回访病人,经常会带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病人家里,有时还要走夜路。

④妈妈牵着我的手,沿着一条水渠慢慢走。水是从山上引下来的,冰凉,清澈,甘甜,一种名叫花手绢的小鱼在水里游啊游的,五颜六色的尾巴摇摇摆摆,煞是好看。

⑤水缓缓地流,我们慢慢地走。

⑥那天去的是一个老太太家里。她住在一个旧旧的阴暗小平房里,小院只用一个竹篱笆围着。门都不用敲,一推就开。老太太躺在床上,很努力地想爬起来。妈妈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说:“阿妈你怎么样?身体什么感觉?”“没力气,浑身没力。”“但是你脸色好多了。”

⑦小屋里点着一盏很暗的煤油灯,我几乎看不清老太太的脸。老太太咧开缺牙的嘴笑了:“真的吗?”“对啊!你现在只是缺一种维生素。有了它就会很快好起来!”老太太不笑了:“没有钱买药。”妈妈拍拍她的手背说:“不用买!只要你每天晒半小时太阳,你身体里就有这种维生素了,你的病就好了!”“真的□”“真的□”

⑧过一个星期,我跟我妈又去看她。        

⑨远远地看见老太太坐在门口的藤椅上,睡着了。妈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叫“阿妈”。老太太睁开眼睛开心地说:“哎,冯医生,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晒太阳这个方法太好了,晒完以后我真的不疼了。”妈妈说:“你要坚持晒太阳啊,只要你每天晒,很快就会好了。”

⑩回去的路上,我觉得妈妈不开心。“妈妈,那个奶奶的病是不是好了?”“她还有一个月。”妈妈说她得的是绝症。我说:“你不是说晒太阳能好吗?”“没有多大帮助,只是让她觉得有一些希望。一个人最怕没有盼头,你只要给她希望,就好。”

⑪那个慈祥的老奶奶总是给我吃特别好吃的樱桃,我很喜欢她。我哭了很久,一路走一路掉眼泪。

⑫不过是半个月,老太太还没撑到我妈说的一个月,就去世了。我相信,她走的时候,心里安详而有希望。

⑬一个15岁的男孩割麦子的时候割断了拇指。这个爱美的少年很沮丧,每次去妈妈的诊所换药都疼得哇哇叫。拆开纱布的断指露着骨头,用药水一遍遍冲洗,我在旁边看得心里害怕。少年叫疼:“冯医生,疼得受不了!一定要帮我治好手指啊,不然我长大了娶不到老婆!”“别怕,越疼越好,因为长肉的时候最疼,那说明你的手指正在长回来呢。”男孩突然就笑了:“真的吗?那就疼一点好了!我盼着它早点长回来呢!”

⑭后来男孩常常很开心地向我妈妈汇报:“冯医生,昨天又很疼了,我的手指正在往外拱呢!”“是呀,它会长回来的!”

⑮半年后又见到这个男孩。他的伤口早已愈合,但还是少半截拇指。他举着拇指给我妈看:“冯医生,没有长出来。”“傻孩子,你要多动你另外四个手指,多用它们做事,你的大拇指才能长出来。你天天盯着它,它被你吓坏了,当然不长了。”男孩又高高兴兴地走了。

⑯我问妈妈,真的能长回来吗?妈妈说:“不能。如果他不早点锻炼没有大拇指的手,他将来干活会很吃力,那时候他会因为缺了拇指总是不开心。可是尽早锻炼的话,等他明白拇指不可能长回来的时候,他手的功能已经恢复好了,就不会那么不开心了。人啊,不能总想着没有了的,而要想想自己有什么。”

⑰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很多事情,当时并不都懂。长大的岁月里,每当我有困惑。就在心里回放妈妈说过的一切。

⑱越长大越觉得,所有的问题,在妈妈的声音和故事里部有答案。

13.阅读前后文填空。第⑥段中“妈妈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是要________,第⑦段中“妈妈拍拍她的手背”是为了_________
14.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⑦段两处方框内依次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
第一处__;第二处__
15.请为第⑧段画线处选择更恰当的一项,并联系前后文说明理由。
A.那是一个黄昏,夕阳正在落下
B.那是一个傍晚,夜幕正在降临。
选择:____     理由:_________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事件的概括。
①面对身患绝症,浑身无力、疼痛的老太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妈妈告诉他疼痛是断指正在生长。
③面对焦虑断指始终没长出来的少年,____________
17.请分析标题“在心里点灯的人”在文中的作用。
2023-07-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18. 班级开展《鲁滨逊漂流记》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
①发现野人     ②抗争病魔     ③重返故乡     ④海上冒险
(2)下面是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逊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①在这则日记中,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
②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逊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请概述其中两个事例。
(3)在《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逊和“星期五”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有“知恩图报”这一美好品质,请结合作品内容,对他们这一品质作简要分析。
2023-07-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按要求作文。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物、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你眼前。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目作文。
要求:(1)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3-07-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85字音  字形  修辞手法  字义
二、选择题
4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50.65对联
60.85衔接与排序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诗歌鉴赏
80.65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90.65列子(约前649-前606)  寓言神话类课内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0-120.65散文
13-170.65小说
七、名著阅读
180.85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八、作文
1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