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池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期末 2023-08-14 15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或补写名句。
(1)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5)《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折地表达了他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
2023-08-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真题
2.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置身五指山中,萦回小路缭绕着山岚轻雾,丝丝凉风裹挟着草木清香。登至山顶,极目俯,白云_____,群山浮动,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那一座座山峰探出云雾,似朵朵芙蓉出水,_____的森林,空潆深邃,苍茫hào渺,气势磅礴。

②山间水库,镜平如砥;奇山怪石,蓦然伫立;异树名花,散落其间。山依偎着水,水_____着山,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立体美令人沉醉,孕育出_____的和谐美丽。宁静的山寨像守望的阿婆慈善而又安详,老了青砖,湿了黛瓦,袅袅炊烟,淡淡孤寂。村口那红艳艳的木棉花舞蹈着唤醒了春天……

③五指山景区诚邀您:赏漫山遍野的醉人绿色,看品类繁多的热带物种,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hào(      )       _______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无际       绿水青山       弥漫       映照
B.弥漫       绿水青山       映照       无边无际
C.无边无际       映照       绿水青山       弥漫
D.弥漫       无边无际       映照       绿水青山
(3)将第②段中画线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写在横线上。
(4)仿照画线句,在第③段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2022-06-28更新 | 86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3. 景区青少年部正筹划举办一场阅读分享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景区青少年部想邀请省文联张教授为阅读分享会做专题讲座。以下是刘东为青少年部拟写的一则邀请函,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

邀请函


       尊敬的张教授:

您好!

为在青少年中良好的营造阅读氛围,引导他们从读书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成就美好的人生,我景区青少年部拟于6月28日16时,在景区第一展馆报告厅举办以“好书伴成长,涵养家国情”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诚邀您参加。

期待您的光临!

热带雨林五指山景区青少年部

2022年6月23日


①这则邀请函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这则邀请函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③这则邀请函传达的信息不明确,请写出修改意见。
(2)为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网友纷纷在微信中提出活动建议。请仿照示例,也写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小小花朵:举办好书推介会,介绍经典名著,为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
绿色精灵:举办征文比赛,交流读书经验,分享读书感悟和收获。
_________(你的昵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8更新 | 145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妈妈的菜

①日前在英子家晚餐,满桌色香味俱佳的菜已使我胃口大开,而伯母最后端上一小碟子鸡血豆腐,我们又抢着伸过筷子去。她笑着说:“这是中午的剩菜呀,你们吃新鲜的吧。”可是英子说:“我最爱吃妈的剩菜。”

②英子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围着她爱娇地喊妈妈,或故意逗她生气。她也爱娇地逗着自己的妈妈笑乐。她们的笑容美得像一簇春风里盛开的蔷薇。“亲旁一言笑,四座生春晖。”人间哪有比偎依在慈母身边更幸福的呢?这美丽的情景感染了我,使我欣羡,亦使我泫然欲涕。

③我的母亲去世已二十五年了,可是我思母之情,却是与日俱深。这也许由于我是独女,承受了母亲全部的爱,更由于母亲一生都在忧伤苦难中度过,我们母女之间,除了骨肉至爱之外,更有一种患难中相依倍切的知己之感。因此,二十多年来,我遭到忧患时,希望母亲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遇到欢乐时,痛悼母亲已不在人间,不能与我共享欢乐。二十五年来,母亲的一颦一笑,都深印我脑际。当我失去耐心,打了我惟一的七岁儿子时,立刻就会想起母亲责骂我以后的眼泪。有了孩子,我更懂得母亲对我天高地厚的爱,有了孩子,我也更需要母亲的爱。

④为了想母亲,我时常去有母亲的朋友家以求分享那一份幸福。我也时常烧几样母亲当年价廉物美的拿手菜以飨好友,她们吃了赞不绝口,我心中的安慰是难以言喻的。

⑤幼年时,母亲带着我住在乡间,乡间有的是新鲜的鱼虾鸡鸭。母亲因为我吃不下饭,每天给我换各种各样的菜。热腾腾一大碗放在我面前,让我一个人享受。而我呢,偏偏想看母亲摇摇摆摆从厨房里端出的小碗剩菜。那往往是上一餐的剩汤剩卤,或是葱蒜炒豆腐渣、酱萝卜皮、腌菜根、鲞鱼头蒸豆腐。这都是废物。她舍不得丢,就做来自己下饭,我却觉得比我面前的虾仁蒸蛋、红焖黄鱼等更香,我要抢。母亲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有福不会享,有被子偏盖蚊帐,妈吃的都是剩菜呀。”

⑥可是妈妈的剩菜总是最鲜甜的,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是什么呢?我说不出来。

⑦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的孩子也爱抢吃我面前的剩菜。尽管我给他特别作了最新鲜的菜。

⑧记得母亲的小碟里,最好吃的是腌菜根。加点麻油糖醋,那么香,那么酥软,到嘴便化。现在想起来,还似乎齿颊留香、凉沁心脾。我曾试做多次,总不及母亲做的好,深悔当年没有请教她这点秘诀。但无论如何失败,只要是摆在我自己面前的,孩子的筷子第一下就伸过来。仿佛妈妈留了最好吃的菜给自己,哪怕啃不动的菜根都是好的。

⑨别说孩子,连他爸爸都不例外,他总赞我的咸菜做得清香可口,跟他母亲的“三江榨菜”可以比美。于是他也如数家珍似的跟我说起他母亲的拿手名菜,夹沙肉、糯米鸡、八宝豆腐、鱼香肉,他一样样地说,我一样样的试着做。无论做得像不像,他总连连点头,以浓重的四川乡音赞许我:“亨耗(很好),亨抢(很像)。硬是要得。”我明明知道,这不是我学得到家,而是由于他内心的无限思亲之情。

⑩为了他,为了孩子,更为了彼此都思念母亲,我常常学做母亲的菜,我也像母亲那样,把剩汤剩卤或是腌菜根等搁在自己面前,把好菜留给孩子吃。我深深品味得菜根的滋味清香隽永,也深深领悟了母亲于默默中度过艰难淡泊的一生,她的美德又岂止勤俭而已。

⑪有时为了哄孩子多吃点,我却故意把一碟新鲜菜搁在自己面前,说:“这是妈妈的专利。”孩子立刻就会喊起来:“我也要吃,我要吃妈妈的菜。”

⑫对了,妈妈的菜最好吃,因为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

4.本文②③两段能否删去,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人间哪有比偎依在慈母身边更幸福的呢?”
6.“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反复出现,请根据文意揣摩,到底是什么“特别作料”?
7.文中⑩段提及“她的美德又岂止勤俭而已”,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对母亲“勤俭”之外的美德进行补充,至少两点。
2023-08-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8.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9.仔细阅读②③两段,分析这两段的论证思路。
10.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12.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C.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23-08-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阁序》


注:1.不齐(jì):有蹉跎、有坎坷。2.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命途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岂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岂穷途之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15.看到乙文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会令人想到一句演变的成语:
16.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2023-08-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综合性学习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邀请函  意见建议
四、现代文阅读
4-70.65散文
8-120.65议论文
五、文言文阅读
13-160.6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