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江苏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3-10-09 13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真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智慧的重要来源,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要静心阅读,勤于思考,通过______(激发   启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在祖国大地上弓身践行,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í:______处:_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改为______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2. 运河中学将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我策划】①策划组在制作海报时,有三幅备用图片,你会选择哪一幅作为海报的配图?请说明理由。

图一   (周恩来少年求学)   图二   (周恩来诗作)          图三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一品梅”)

选择:______理由:_________
(2)【我主持】②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演讲题目演讲者
1《志当存高远》901班小淮
2《勇做弄潮儿》902班小安

(3)【我宣传】3活动结束,宣传组要在公众号上发一篇新闻报道,请为其拟写新闻标题。
2023-10-04更新 | 5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真题
3. 诗文名句填空。
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杜甫《望岳》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023-10-05更新 | 4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 寒

陆游

斗帐重茵香雾重,膏粱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4.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
5.“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真题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凑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樟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发甲卒为穿圹,老弱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改动)


【注】①棺椁(guǒ):内棺和外棺。②文梓:纹理细致的梓木。③穿圹(kuàng):挖掘墓穴。④太牢: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⑤历:通“鬲”,似鼎炊具。⑥赍:通“剂”,调配。⑦属:交付,委托。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矣!”庄子曰:“请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马 者 王 之 所 爱 也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老弱
②诸侯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
④请其本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9.【甲】文中楚庄王对待死马的处理方式前后有何不同?
10.请分别指出优孟和庄子语言的高妙之处,并加以阐述。
2023-10-05更新 | 5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行者道:“我将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扇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节选自《西游记》)

选段二   二十四个小时,它体色变化,成了一个漂亮的小黑蟋蟀,乌黑的颜色可与成年蟋蟀一争高下。原先的灰白色只剩下一条白带围着胸前,宛如牵着婴孩学步的背带。它十分敏捷,用它那颤动着的长触须在探查周围空间;它奔跑,蹦跳,开心得很……四月过完,蟋蟀开始歌唱,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窠窠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我很喜欢把蟋蟀列为万象更新时的歌唱家之首。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淳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和谐呀!

(节选自《昆虫记》)

11.选段一画线句表现出唐僧哪些形象特征?
1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请结合选段二举例说明。
13.“精读”时我们往往会在文本的矛盾处、反常处生发出有价值的问题。请阅读选段二,参照示例,提出你的问题。

示例:《西游记》中猪八戒一遇到困难就嚷嚷着散伙,却为何一直跟着师父西天取经?

14.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儒林外史》中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简·爱》以第三人称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2023-10-07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新时代中国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勇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②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每年超过300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为中国工程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他们用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技术,持续创造难得的“工程师红利”,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选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有改动)


材料二

①扎根山区3年后,28岁的“新农人”牛童,开始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自豪。

②牛童是北京人,他曾在国外留学10年。2019年,牛童回国后毅然来到太行深山区河北省阜平县农村,组建起一支海归团队,发展数字农业,他要用40万棵黄桃果树改造荒山。

③牛童结合所学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知识,摸索建立起一套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对接多端传感及监控设备,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上传、收集、沉淀;气象传感器实时显示温度、湿度、风力、土壤各项指标;几点浇水施肥、浇灌多少,水肥一体化灌溉在手机上就能完成。

④为了建设这一套物联网系统,他把在国外一起读书的3个伙伴都请了过来。就这样,4个“90后”海归选择了与深山为伴,艰苦创业。

⑤如今,牛童的果园带动阜平超过500户农户致富,户均年增收超过2.5万元。

(选自《新农人:90后的“智慧果园”》,《半月谈》2022年第24期,有改动)


材料三

①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落实《淮安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扎实开展各项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作。

②强化宣传,加强青年科创能力培养。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向青年科技企业家及科研人员发放《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培训。利用新媒体开展“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等系列宣传报道,不断加强青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树立投身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

③定向支持,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项目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着力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配合市人才办组织实施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和“淮上英才计划”,并积极推荐优秀人才项目申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

④发挥优势,精准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全市现有孵化器19家、众创空间58家,备案11家科创综合体,“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初具规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带动了大量青年就业创业。

⑤据介绍,淮安市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市青年工作发展规划,更广泛地汇聚青年人才的智慧力量,发挥青年人才生力军作用。

(选自《淮安市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淮安日报》2022年6月23日,有改动)

15.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加点字“仅”的表达效果。
16.材料二中“新农人”牛童的事例,体现了材料一中哪些信息?
17.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18.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你会送给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怎样的激励语?
①对现在的自己说:______________
②对将来的自己说:______________
2023-10-09更新 | 4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芦苇

徐刚

①大地有很多的儿女,芦苇是挺拔的一群。

②芦苇的挺拔,自然不同于青松的苍劲、翠竹的出众。芦苇是矮小的、清瘦的,但,它也确实昂首站立着——在江畔、海滨、河旁,总之,在我的家乡,是随处可见的。良田是芦荡里开出来的,小路是芦荡里踏出来的,炊烟是芦荡里飘出来的……

③有时是无边无际的,随风起伏,时高时低,和长江里的波浪连成了浩浩荡荡的一片。倘是夏天,这一片绿色,会教人赏心悦目,胸襟大开。倘是秋日,绿色变成了金黄,芦花已开过,芦苇在萧瑟寒风中依旧站立着,芦叶还不时在风中发出尖厉的哨音,仿佛是面对严寒的呼叫与抗争。那时,就连鸭子也换了一身厚厚的绒毛,有的人早已用棉衣把自己包裹起来了。

④我的老家离江边不远。儿时,为了谋生,经常和母亲一起去芦荡里拾柴、刈丝草籽,这呼叫声是经常听到的,以至今天想起还不绝于耳。

⑤在芦荡里燃起第一缕炊烟的祖先,曾经度过了何等艰难而又凄凉的时光。

⑥我在故书堆里寻找过他们的足迹,寻找过我的故乡最初的影子——那是可以追溯到唐朝武德元年的。那时,海岛就是一片芦荡,几群野鸭,几只螃蟹。没有人烟,没有小路,没有村落,连鸡鸣狗叫也没有。最早的房屋是用几捆芦苇搭成的,名为“环洞舍”。岛上没有淡水的时候,就吃芦根——雪白如藕节的芦根,直到我儿时,依旧是孩子们常常找来吃的好东西。

⑦江流冲击,大浪淘沙,这芦根纵横的大地竟是捏得出油的肥田沃壤。种稻得稻,种花得花,种什么长什么,岛上有了瓜果飘香,有了五谷杂粮。从此后,芦苇便开始被故乡人认识、利用,成了岛上的一宝。

⑧临近江边的一排又一排芦苇,阻挡着潮水洪峰。用芦苇编成的笆墙冬暖夏凉。吃芦叶包的粽子满口都是清香。把芦叶卷成喇叭一样的芦哨,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吹着,是田野上的一支支生活的牧歌。穿上芦花织成的“芦花靴子”,就连冬天也变得温暖……

⑨芦苇虽不能做支撑高楼的栋梁,却乐于千百年如一日地厮守着大海,面对着潮流。它的背靠长堤,绝不是以长堤为靠山,自己能图个安逸,而是长堤的前沿和屏障。潮汛的洪峰卷来时,往往总伴着腿风、暴雨,向芦苇卷去。风浪也会把一些芦苇打断,甚至卷走。但,它的更多的姐妹兄弟却依旧挺立着,并且还不断地生长着新芦。

⑩阔别故乡的人,在江轮上远望见影影绰绰的芦苇,便说:这就是我的家乡!

⑪何止是故乡人才爱芦苇呢?

⑫一个曾在我家乡的芦荡里打过游击的老前辈,给自己的女儿取乳名为“芦花”。我在杭州的西湖畔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便问:“你那儿的芦苇好吗?”我慨然了!是的,我们是不能够忘记曾经滋养过我们的小草和芦苇的——那是当年革命的藏身之地啊!

⑬故乡,芦苇,你听见人们的问候了吗?

⑭芦苇,这是多彩多姿的芦苇,这是有声有色的芦苇。一根根纤细的芦苇,连结着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寻找着老一辈的脚印,青年一代在芦荡里耕耘、播种。沧海只能变出桑田,不能生出稻谷。我是在芦荡边长大的,我永远是他们中的一员。

⑮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海又会风云骤起。但,芦苇自有芦苇的,这就是芦苇的最可宝贵处了。

⑯深秋,在我的故乡正是收割芦苇的时候,一行大雁从我住所的上空向南飞去,我真想把我的思念挂在大雁的翅膀上。我希望大雁落脚的地方,明年会冒出一根新芦……

(节选自《百年美文》,有改动)

19.结合文章内容理清思路,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20.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21.老前辈给自己的女儿取乳名为“芦花”的原因有哪些?
22.谈谈你对第⑤段加框词“纤纤风骨”的理解。
2023-10-04更新 | 8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2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成长路上,晴雨不定,时而甜蜜,时而苦涩,但这仅仅是开始,之后如何,关乎人们的选择、认识……


请以“尝到甜头之后”或“尝到苦头之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选择的题目抄写在答题卡题号后的横线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词义辨析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常见易错字
二、综合性学习
20.65图文转换  开场白/结束语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诗歌鉴赏
4-50.4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6-100.15历史事件类对比阅读
六、名著阅读
11-140.65名著导读
七、现代文阅读
15-180.65非连续性文本
19-220.65散文
八、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