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八年级 期中 2023-10-14 1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2年,班级开展“学习航天精神”线上主题活动。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20224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2周年纪念日。1970424日,一首《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震动世界,中国航天事业开 了新纪元。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东方红一号依然在轨道上邀游,仰望浩星空,人们仍然有可能看到它。东方红一号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那种自力更生、追求卓越的品质,也构成了我国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核,刻在历史之上。

五十二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精神也在载人航天等工程中得到丰富。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登攀……无数航天工作者在铭记与传承中逐梦、圆梦。迄今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一箭三星、太空行走、嫦娥奔月、长五飞天……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离不开几代航天人、几十万航天大军的不懈探索与顽强拼搏。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与磨难(甲)但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他们的风雨兼程。航天三大精神(乙)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必将代代相传、生生不 ,激励中国航天人不断创造新的高度。

1.(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瀚(hàn)     镌(juàn)     B.瀚(huàn)     镌(juān)
C.瀚(huàn)     镌(juàn)   D.瀚(hàn)     镌(juān)
(2)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启 ②息       B.①起 ②息       C.①启 ②熄       D.①起 ②熄
(3)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问号     (乙)顿号             B.(甲)逗号     (乙)破折号
C.(甲)问号     (乙)破折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2.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下面是一位同学看到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后所写的文字。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4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图形标识正式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天问这一名称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蕴含现代文化气息。天问源于屈原的长诗,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从中华文化瑰宝古典诗词中寻求命名灵感,让传统的诗意焕发了生机,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等多重含义。开放的椭圆轨道倾斜向上,富有动感。太阳系八大行星镶嵌在C形轨道之上, ,如同星空中的钻石闪耀光芒。根据不同行星探测任务,标识下方的“Mars”(火星)标志以行星英文名称进行替代。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里程碑工程。驯火牧天驰寰宇, 这副对联显示了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新一轮航天工程对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意义。


(1)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错落有致   ②携山揽海踏歌行       B.①有条不紊   ②携山揽海踏歌行
C.①错落有致   ②携山揽海护神州       D.①有条不紊   ②携山揽海护神州
3.活动结束时,同学们通过上传文学、书法等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1)下面是关于神舟飞船发射的朗诵稿,对朗诵稿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

升腾,升腾,神舟在太空远征,

腾紫烟,披祥云,挟雷电,

带着飞天的梦想,沿着天路攀登。

升腾,升腾,神舟在太空远征,

像金梭,似飞剑,

劈风斩浪,气势如虹。

在星空中放声欢唱,

聆听玄妙宇宙的心声,

从一个奇迹到另一个奇迹,

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

天惊石破,笑傲苍穹。

升腾,升腾,太空远征的中国龙!


A.选段中反复咏唱“升腾,升腾,神舟在太空远征”,写出了蛟龙飞速升空、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的姿态:
B.选段中“腾紫烟,披祥云,挟雷电”运用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表现了神舟飞船升空时的雄伟气势。
C.选段中“欢唱”“聆听”赋予星空、宇宙以人的行为,表现了对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强烈的自豪感。
D.选段结尾把神舟飞船比作“中国龙”,富含象征意味,表达了对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赞美,寓意深远,
(2)对以下四幅含有“宇宙”“月”的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褚遂良《孟法师碑》 米芾《蜀素帖》 王铎《赠张抱一诗卷》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A.《孟法师碑》的字体属于隶书,一波三折,严谨规矩,质朴稳健。
B.《蜀素帖》的字体属于行书,欹侧多变,笔势流动,潇洒奔放。
C.《赠张抱一诗卷》属于草书,行笔收放自如,连绵沉厚,酣畅淋漓。
D.《白氏草堂记》的字体属于篆书,笔画粗细划一,圆正均衡,典雅流畅。
2023-10-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4. 古诗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崔颢)
(2)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野望》王绩)
(3)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梁甫行》曹植)
(5)《钱塘湖春行》通过禽鸟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透露诗人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代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本诗是诗人途径荆门时所作。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是_______;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描绘出荆门一带景物的壮阔和境界的高远;颈联以静观的视角,用两幅美丽的画面描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______,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尾联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______之叹。
6.请结合尾联内容,简要说明作者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2023-10-1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答谢中书书》《三峡》《与朱元思书》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是(     
A.急甚箭     绿潭
B.有时见日     有时朝发白帝
C.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D.猛浪若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8.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的鸣叫声。
理解:描写的是林间清晨的生物活动。猿鸟的乱鸣,破坏了山间宁静的氛围,令人心头生乱,烦恼不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平息了自己的名利心;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理解:这一句流露出作者摒弃名利的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C.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冬春的时候,就会有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理解:“回清”为动,“倒影”为静,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时水流的形态多样、动静咸宜的特点。
9.“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三位作家的文章里都蕴含了对“山川之美”的理解,请你从中(山、水、草木、动物……)任选一个方面,概括一下美的山川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并至少从两个不同的文段中,引用句子加以说明。
2023-10-1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0.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亦是如此。请你结合本书中人物及相关故事,谈谈对作品中人物信仰的理解。(100字左右)
2023-10-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