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期中 2023-10-19 2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 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同学们,上半学期我们继续在诗歌的海洋中邀游、畅享。从《子衿》“(1)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我们体会到虽然离开时间短但思念却很深的美妙感觉;在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千古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体会到孟浩然以“舟楫”为喻,委婉含蓄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在文言文《小石潭记》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坐在潭上,看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幽怆景色,内心苦闷难解而离开的悲凉。

2023-10-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2. 根据语境作答

山花烂漫,我们在语文学习的旅途上前行。万物生长,我们也在生长。读《安塞腰鼓》,我们被安塞腰鼓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气势所 zhèn hàn     )。文章极富力量之美,读之令人仿佛置身于沸腾的群舞中,   (A)。读《灯笼》,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引述历史上(B)的名将,感受到作者灯笼下马前卒(     的誓愿……语文的天地丰富多彩:有世间冷暖。山川之境;有草木之秀。众生百态;有故事如酒。岁月如歌。


(1)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或拼音。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保国安民       保家卫国
(3)修改划线的语病,把正确的句予写下来。   
2023-10-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傅说修筑过城墙,吕望贩卖过笊篱,百里奚养过牛,诸葛亮耕过地
②古代的大智者多半出身贫贱,粗活儿干得好
③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强调自己的能力源自于小时候的底层历练
④顶级文豪苏东坡也酿过糯米桂花酒,以独家烹饪法做出美味可口的红烧猪肉
⑤干粗活儿,并不是可羞可愧的事情,恰恰是他们生命中一段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
A.①③⑤④②B.②③①④⑤
C.⑤①④②③D.②④①⑤③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共300篇,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源头。
B.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在他的文集《虞初新志》中的《核舟记》一文,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与曾巩均为“唐宋八大家”中的唐朝作家。《小石潭记》是他被贬湖南永州时所作,是“永州八记”之一,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
D.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说明文,从说明文中了解很多科学知识,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选自《新疆域》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以及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姝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选自《归去来兮辞》


【片段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


注释: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的意思是到各 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中有“子在陈日:‘归钦归欤’”的话,表示怀乡之情。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程氏妹丧于武昌       未果,捐终
B.求靡途                    深愧平生
C.彭泽家百里            停数日。辞
D.不足外人道也          公田之利,足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选文《归去来兮辞》中得出,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等因素。
B.选文《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安宁祥和的桃花源景观,塑造了一群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淳朴自然的村民形象。
C.选文《归去来兮辞》写诗人自己的家境及当官、辞官的经历,重在抒情:选文《桃花源记》虚写桃花源这一理想境界,重在叙事。
D.从两个选文中,我们能够看到陶渊明追求的是率性自然、自由美好的精神境界。他个人品质是他辞宫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10-1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