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九年级 期中 2023-11-11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古诗文。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浊浪排空,__________________,山岳潜行,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
(9)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含蓄深沉地写出“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
(10)___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11)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
2023-11-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甲)(A.连山连水   B.接天接地)地翻涌,(乙)(A.连山连水   B.接天接地)地浪浸。春林初盛,浸山茶树吐绿, xiānA.   B.鲜)毫未染,通透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层叠叠的曲 A.qū   B.qǔ)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这样的意境让人的心也变得神驰起来。站在那片一望无际的茶海之上,就犹如来自于风中的女神,纯真、清雅。因为你们,所以这片茶海的风景才变得更加的美丽。

(1)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汉字选择正确的拼音:(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横线处缺少三个句子,下面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条有一条的风景             ②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                 ③一带有一带的韵味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①②
(4)划横线句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2023-11-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采莲词

张潮(唐)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注释:①沙头:即江岸②赖:幸好,亏得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主要写了采莲妇女的勤劳勇敢,表现采莲女互相帮助、共同战胜风浪的精神。
B.这首诗抓住了江上气象多变的特点,显得形象生动,不愧为一首传世佳作。
C.一个“赖”字,写出了采莲女之间的精诚团结、相互信任;一个“并”字又极尽她们的机智。
D.全诗语言含蓄深沉,情节发展表现得跌宕起伏,使诗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4.“朝出沙头日正红”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发挥想象描述这个画面。
2023-11-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而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故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千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做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注】艨艟(méng chōng):战船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
(2)湖中得更有此人
(3)人物不相睹
(4)迎而上
6.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B.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D.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8.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
2023-11-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