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陕西 八年级 期中 2016-06-12 3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面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dì)利(xī)执(ǎo)悴(jiāo)
B.积(diàn)谷(yáng)首(jī)责(jié)
C.折(jǐ)户(qǐ)名(nì)眼(yì)
D.衔赋诗(shāng) 经(lún)吟(shēng) 屏障(píng)
2016-06-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海誓山盟长嘘短叹千山万壑抑扬顿错
B.飞蛾扑火夸父逐日拖泥带水犹然而生
C.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明状冥思暇想
D.粗制滥造藏污纳垢相形见绌油光可鉴
2016-06-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3.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走进书店,各种各样的中考辅导资料令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
2016-06-1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的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屈原》全剧共分五幕,《雷电颂》选自第五幕第二场。风雷电象征了破坏社会的力量。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又卓越的精神世界。
D.“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描写了海燕“高傲地飞翔”的气势,突出海燕搏击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2016-11-17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我们的 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避免用字不规范现象。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016-06-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导读。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以上内容摘自《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中“最大”“最好”暗示了他的伟大,结合选段与我们学过的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分析,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2016-06-1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4)
7. 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吴均)
(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2016-11-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通州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语文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年级从未写过信学应用文时写寄贺卡时写
七年级94.4%1.1%4.5%
八年级90.6%5.2%4.2%
九年级88.8%7.3%3.9%
探究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根据以上调查情况,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卜廷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下面是郝小静同学寄给她爷爷的一张新年贺卡,其中有两处格式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亲爱的爷爷:

我好想你哟!新年要到了,孙女愿你天天开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放了假我就来看你!

此致敬礼

2017年12月28日


修改意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阅读下面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______。
10.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颂,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2016-06-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甲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文】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的样子。⑤畜:通“蓄”。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徽,系琴弦的绳子。
1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亦不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
(3)颖脱不( )
(4)亦雅咏不( )
12.翻译下列句子。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3.根据短文内容。
出自于【甲文】的一个读书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作者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现在人们不少人用这个成语批评读书粗枝大叶,不求深入理解的人。请写出一个与其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14.陶渊明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你结合甲文和乙文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15.甲文最大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16.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016-06-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赵丽宏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
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竟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
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
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
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能么?
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
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么?
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竞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
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
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17.作者在文中所赞美的腊梅,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18.作者所阐述的腊梅开花的原因是什么?
19.文章倒数第二段写道,“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就是作者的朋友,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20.文章的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6-11-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①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②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③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④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⑤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⑥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⑦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⑧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⑨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⑩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21.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22.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3.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24.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25.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一谈。
2011-08-16更新 | 90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语文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在你的学习中,你一定了解一些古人,你最崇敬和喜欢的古人是谁?如果有一种时空转移心灵交流,能把你想说的话传递给如何一位古人,那么,你将选择哪一位古人向他倾吐心声呢?
请以“与古人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襟怀和追求,展示自己的性格与信念。
要求:1.话题中的古人可以是某位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题目自拟。4.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016-06-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眉县营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64成语和熟语
40.65文学常识综合
50.64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名著阅读
60.65罗曼·罗兰  名著导读  《名人传》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4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65图表类  劝说词  应用文
五、诗歌鉴赏
9-100.64
六、文言文阅读
11-160.4
七、现代文阅读
17-20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21-250.65散文
八、作文
260.6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