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期中 2023-11-28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守(kè)     见(piē)   (yè)        无声息(qiǎo)
B.箱(qiè)   (mó)   莽(máng)     占鹊巢(jiū)
C.进(bèng) 琅( fǎ)        (nìng)     不舍(guō)
D.游(yè)     (wù)   取(jí)          揉造作(jiǎo)
2023-11-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A.妖娆     端祥     宿营     段章取义
B.篝火     儒养     汹涌     自惭形秽
C.亵渎     嗤笑     缄言     郑重其事
D.忧戚     广袤     娉婷     相得益彰
2023-11-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下列这段话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可谓惊心动魄。加时赛中,梅西在间不容发之际补射破门,而姆巴佩又以一粒进球将比赛推入点球大战,观众席上的球迷也一意孤行地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呐喊助威。最终,阿根廷队以七比五击败法国,让外界的一切质疑声荡然无存。由此可见,流畅的进攻和默契的配合仍然是阿根廷队获胜的不二法门

A.间不容发B.一意孤行C.荡然无存D.不二法门
选择题 | 适中(0.65)
4. 【病句诊所】下列是某班同学写的七年级军训小结,其中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本次军训汇演非常精彩,那宏大的场面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②通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班在本次军训中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③军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④我知道,一个学生能否成为真正的钢铁战士,关键在于他要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A.①B.②C.③D.④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今年10月,新区响应眉山市的号召,举行了“诵东坡·爱眉山”系列活动,有许多学生深受影响,在校内自发举行相关文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参与并解决。

【追梦文学社】如下图是“追梦文学社”的社徽,请你根据图案,写出该社徽的组成要素及其寓意。

2023-1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文学的光辉】追梦文学社的同学们邀请你一起去三苏祠进行研学,研学途中,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用一组排比句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

甲: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乙: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丙:苏轼的仕途之路可谓三起三落。苏轼21岁考中进士,凭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在京城名声大噪,从此踏入仕途。然而数年后,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因戴罪之身,没有俸禄,全家人仅靠一点积蓄艰难度日。

丁:苏轼被贬惠州、儋州。惠州生产力落后,百姓时常忍饥挨饿,他就改良农具,教授先进的插秧技术,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儋州地处孤岛,文化凋敝,他就办学堂、兴教化,培养出了第一位进士。

2023-1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周亚夫以中尉为太尉,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 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国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走。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吴楚反:以吴王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剽:强悍,勇猛。深壁:加高营垒。弓高侯:指名将韩颓当。食道:即粮道。陬:角落。侯:封侯。禁中:宫中。条侯:指周亚夫。大胾(zì):大块的肉。怏怏:不高兴的样子。少主:刘彻,后来的汉武帝。
7.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吴楚——回顾课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可以推知“东”的意义为“向东”。
B.愿以梁——查字典,“委”的意项有“顺从”“舍弃”“托付”等,应选择“顺从”。
C.吴楚兵后食道——联系文中“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可推知“绝”意义为“断绝”。
D.而与壮士数千人——联系词语“流亡”“亡命天涯”,可推知“亡”的意义为“逃跑”。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B.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C.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D.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亚夫善于审时度势。他避敌锋芒,固守追击,三月就平定叛乱,受景帝赏识。
B.周亚夫性格刚直耿介。他不愿恭顺景帝,为栗太子被废而极力争辩,景帝疏之。
C.周亚夫尽力劝止封侯。他认为降者如被封侯就难以责罚那些不谨守节操的人臣。
D.周亚夫为人胸无城府。景帝赐肉无筷,他不懂景帝用意,内心不悦,忿然离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帮帮你:便:①有利,适宜;②有利的时机;③熟悉,擅长。
宜:①合适;②应该;③当然。——《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
2021-06-17更新 | 34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行七。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幕:幕府。②胡马:指金兵。③诸公:指当时朝中的掌权者。④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这里代指普通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简洁的笔墨概括了金兵南犯的经过,同时也交代了写作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形势危急的忧切。
B.颔联诗人以“刍荛”自比,在表达抗敌复国的策略得不到采纳的悲愤之时,也流露了归隐山林之意。
C.颈联借景抒情,用“急雪打窗”之景,表达诗人内心的痛苦;用“涕俱流”的细节,表现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赤诚。
D.尾联点题,诗人将惜别之情赋予乱絮飞花,营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空”字在古诗中常受到诗人的垂青。请简析“吾辈空怀畎亩忧”中“空”字的妙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