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 八年级 期中 2023-11-29 1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水有“四德”,曰: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因其至柔,甲      。一条江河从雪域高原出发,汇聚支流,穿峡入谷,点缀湖泊,蜿延大地,注入海洋,没有任何设计师来(规划/谋划)走向,却历经千万年,完成了万里全程的流淌。其间有起伏迭宕,有平缓舒展,更有激越高昂。②每一条流动的江河都是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章。因其至容,乙      。③黄河走出冰川雪原,浩浩荡荡,一路穿贺兰,过阴山,绕吕梁,出太行,闯关夺隘,负重数千里,卸载于渤海之滨,才有了今天无比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这水量富足的广袤平原,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生/发祥)地。因其至润,生命材质得以在脉管里运行,滋养万物生灵。④山因润而秀,人因润而美,玉因润而温泽,社会因润而和谐,遂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试想,(即使/只有)生活高度富裕了,一个“失润”的社会又能让人感受到多少幸福?因其至洁,丙      。一滴水从海洋蒸发,凝于雪域高原,再聚为河流,返回大海,全程不过几个月。自从地球出现液态水几十亿年来,水的大循环少说也有上百亿次了,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               雪域高原   起伏迭(dàng)
B.(wān)延   激越高昂   浩浩荡荡
C.流淌               闯关夺隘   广(mào)平原
D.卸(zǎi)     政通人和   安居乐业
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谋划   发生   即使B.谋划   发祥   只有
C.规划   发祥   即使D.规划   发生   只有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甲、乙、丙三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方能顺势而动,生命得以随之流布
②方能重归纯净淡水,生命得以永恒循环
③千万物质得以在水中完成生命历程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4.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平缓舒展”“古代文明”“万物生灵”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B.“失润”与“湿润”读音相同而意义相反,用在句中令人耳目一新。
C.“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中的指示代词“这”指“水的大循环”。
D.“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这句话的主干是:水在流转。
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用“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形容水的特点,用词典雅,言简意丰。
B.句②运用比喻,用“交响乐章”生动地表现出江河起伏变化的流动状态。
C.句③运用拟人,“闯”“夺”等动作将黄河奔涌向前的气势充分表现出来。
D.句④中的四个句子,既构成对比又形成排比,富有气势,突出“润”的重要。
2023-08-14更新 | 8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6. 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_______,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④陶渊明《饮酒》中表达对美好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
⑤杜甫在《春望》中,通过 “___________”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⑥《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表明词人晚年孤苦无依,感慨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奋力挣扎、苦闷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023-11-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                           我如浮云
B.百里奚举于                           愿为鞍马
C.曾其所不能                           香远
D.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焉得为大丈夫乎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生贫贱,但在经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孟子认为,“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接着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的观点。
C.本文由磨难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说到“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中心论点。
D.孟子散文以雄辩著称,本文大量采用排比句,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体现孟子的散文气势浩瀚、议论纵横的特点。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023-11-29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问侍臣:“帝王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草昧:这里指混乱的时世。③忽:不注意,不重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创业与守成
已往矣
1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三处)
自 古 帝 王 莫 不 得 之 于 艰 难 失 之 于 安 逸 守 成 难 矣
12.本文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谈到了“治国思想”,请你结合本文简要分析唐太宗与孟子的治国思想的相似之处。
2023-11-2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