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黑龙江 九年级 期中 2016-06-30 2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我喜欢同风浪搏斗,驾驭坚固的小船服从于我的意志和lǚ(     )力,它轻轻地掠过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水波不停地使它上下颠bǒ(       )。
(     )   颠bǒ(      )
2016-11-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cè)隐蚌(bù)(báo)代中流(dí)柱
B.针(zhǐ)(zòu)诅(yǔn)吸侃侃(kǎn)而谈
C.吞(shì)消(mǐ)(jié)责半身不(suí)
D.血(zé)深(ān)(nú)钝深(è)痛疾
2016-06-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3.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寥寥数笔即兴勾勒出的漫画人物,不仅惟妙惟肖,而且生动传神。
B.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时,全球各行业经济损失严重,这其中以银行业首当其冲
C.近日,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一奖项是第一位中国公民凭借在中国的研究成果获得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D.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2016-06-3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由于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小动作不断,使得中日关系持续呈现僵化冰冷的格局。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没有中国的大侠有风度。
2016-06-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5. 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司马迁所著编年体史书《史记》、左丘明所著纪传体通史《左传》和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回忆了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追述了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历程。
C.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D.《格列佛游记》以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现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了“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保尔精神”。
2016-06-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容易(0.94)
6.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此中有真意,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
(5)《曹刿论战》揭示了曹刿请见鲁庄公原因的句子是:                            
(6)《行路难》中用动作描写表现诗人内心的激荡愤懑的诗句是                            
2016-06-30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4)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这意味着,中国开始从政府层面,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全民阅读。在今年的“4·23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某班级开展了一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一切都迅猛变化的中国,有一项统计数字20年来却几乎没变,那就是人均图书消费量。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扣除教材、教辅)为5.2册,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2012年回落到5.04册。
【材料二】亚马逊发布的一份网民阅读习惯报告也显示,随着电子阅读器的日趋流行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阅读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电子载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纸介书产生了冲击。
【材料三】阅读尚未成为中国人基本的生活内容。不少人聚餐、出游可以不打折扣,但是读书总是借口“有空的时候再读”。一些白领和大学生认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有限是导致阅读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材料四】系列调查还普遍显示,“没有读书习惯或不喜欢读书”“因看电视而没有时间读书”“文化水平有限,读书有困难”“找不到感兴趣的书”以及“不知道该读什么”都成为国民不读书的理由。
【材料五】到201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3个。也就是说,平均每44.28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虽然近年来图书馆建设持续升温,出现了一批堪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但一到人均统计,同样显得严重不足。
7.以上是同学们为“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读书”主题辩论会搜集的一组材料,其中不能解释目前中国人阅读量低的原因的两则材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_。
8.下面是同学们为倡导全民读书而写的倡议书中的一段话,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6-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古诗阅读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一个“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      ”字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及行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现在作为成语富有生活哲理。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写如果机会要“闲乘月”“夜叩门”,但说得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D.这首诗描写游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虽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的对比。
2016-06-30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
①次:编次,整理。
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
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
③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
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
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
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1.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1)益其所不能:
(2)人恒
(3)喟然而叹曰:
(4)述往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来 至 于麟 止 自 黄 帝 始。
14.【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5.【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
16.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
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
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
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2016-11-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17.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
18.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B.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D.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19.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②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2)第⑤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父亲的自行车》,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20.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4)上学时:                          
21.赏析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
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
22.第⑥段划波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3.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
24.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对文中父亲的深深谢意。(不少于80字)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题目:让_________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责任”“春天”“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然后作文。
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书写工整规范。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4
诗歌鉴赏
2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形
二、选择题
20.85字音
30.64成语和熟语
40.6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诗歌鉴赏
三、诗歌鉴赏
60.94诗  词
9-100.64
四、综合性学习
7-80.64
五、文言文阅读
11-160.4
六、现代文阅读
17-190.65立论文
20-240.4记叙文
七、作文
250.4写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