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 八年级 期末 2024-01-10 16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古诗文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被赞为“独绝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春望》一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2024-01-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完成问题。
   
(1)如图是“太阳神鸟金箔”文物,出土于有3000多年历史的成都金沙古蜀文明遗址。请简介一下金箔图案的基本构成要素。
(2)以上右图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运用于文化保护等领域的徽识。请试着说说该徽识采用“太阳神鸟”图案的含意。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经过夏季丰沛雨水的浇灌,若尔盖大草原一时草长莺飞,真是美极了。
B.那位年轻的妈妈终于哄好了哭闹不止的小宝宝,偷偷摸摸地走出了房间。
C.地震后的惨烈场面,让许多人叹为观止
D.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
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C.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拟人)
D.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2023-02-20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节选自《礼记•檀弓》)


【注】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富商。③蒙袂(mèi)辑屦(jù):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从:跟着,追着。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必敬必 (戒:谨慎)
B.威武不能(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C.以待饿者而之(食:食物)
D.黔敖左食(奉:同“捧”,端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无何
B.而其将固可袭虏也下视其辙,登轼望之
C.之曾子闻女家
D.以顺为正者至于斯也
A.AB.BC.CD.D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破中有立,孟子首先反驳了景春的观点,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
B.甲文中孟子的观点为人们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都可视为这一观点的践行者。
C.乙文中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证明甲文中“贫贱不能移”的观点。
D.乙文中曾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到了快要饿死的地步,也可以吃“嗟来之食”。
(4)把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24-01-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巫峡听猿

【唐】吴商浩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孤枕_____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1)诗歌横线空缺处填哪个字更贴切?(备选:①生②破)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2)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猿声:“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本诗也写到猿声,两者所写目的有什么不同?
2024-0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乐山大佛的“神谕”

张田勘

①四川乐山大佛全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它同时又是中国和乐山的一个自然文化地标。

②乐山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交汇之处,古时候没有大桥,城区与城外的交通和货物往来,要靠一艘艘木船维系,渔民则要每天靠一叶扁舟谋生。三江交汇之处,波涛汹涌,江水咆哮。遇到洪涝时节,这里更是水势凶险,浊浪滔天,常常掀翻和淹没江上往来船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名僧海通经过多方化缘募集银钱,于713年(唐朝建立的第一年)开始主持修筑这座高71米、举世无双的靠山坐佛(弥勒佛)。

③大佛修成后,三江上船毁人亡的事件的确减少了。僧侣和百姓们认为,这是因为有了大慈大悲和法力无边的弥勒佛坐镇于三江之滨,既可以降伏水怪妖魔,也能镇住水患并击退洪涝水灾,保佑三江沿岸的黎民百姓。正如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一样,大佛矗立于三江交汇的岩壁上,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安慰。实际上,大佛能够给乐山人民带来福祉,更多依靠的是它背后的科学原理。

④乐山大佛矗立于凌云山最高峰,佛像头与山齐平。过去,还有13层大佛阁围绕大佛,格外耀眼。因此,大佛犹如三江之上的醒目航标,江中往来船舶的舵手远远望见大佛便知道快到三江汇流处,水流湍急,需要全神贯注驾驶,自然能减少事故。另外,修建大佛时大量山石被抛于大佛脚下的江中,起到了消减水势的作用。

⑤大佛要百年不毁,千年不倒,才能担当起镇守三江、赐福民众的重任。大佛自身不只是要经得起风吹雨打,还要经得起流水冲刷。于是,大佛自身的排水至关重要。

⑥清代诗人王士祯的诗句“泉从古佛髻中流”,指的就是大佛科学的排水系统。大佛头部共有18层螺髻,它们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排水系统,避免了佛像被雨水侵蚀,也保护了大佛。第4层、9层、18层螺髻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泥灰垒砌修饰而成。由于布局巧妙,这些排水沟和大佛的发髻浑然一体。大佛胸部的袈裟造型也与排水系统结合,衣领和部分衣纹皱褶处有排水沟,胸部有向左侧引流的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将水流导入右腹部的排水沟,通过大佛右脚外侧流入岷江。

⑦大佛的脚底设计,则不仅考虑到大佛自身的问题,还让这个地标建筑起到警示乐山民众的作用。修建大佛必然要进行建筑学上的勘察和测量。古代的设计人员将大佛脚趾处平台的海拔高度设计成362米,与乐山城区地面的海拔高度相同。从乐山城区排出的水有一部分会通过上游的竹公溪流入岷江。当岷江水位高于竹公溪时,会发生倒灌。所以,岷江水位高于海拔362米时,乐山城会被水淹,产生内涝。由此,才有“大佛洗脚,乐山淹没”之“神谕”。这也意味着,如果“大佛洗脚”,城区就必须加强排水,否则就会遭遇涝灾。

⑧科学和文化的理据交集,千百年来护佑了三江交汇处的众生。

(选自《百科知识》2020年11月上,有删改)

8.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乐山大佛的?
9.大佛修成后,三江上船毁人亡的事件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0.结合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语言的特点。
(1)遇到洪涝时节,这里更是水势凶险,浊浪滔天,常常掀翻和淹没江上往来船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正如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一样,大佛矗立于三江交汇的岩壁上,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安慰。
11.“大佛洗脚,乐山淹没”这一“神谕”体现了怎样的科学性?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的雨

侯志明

①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出生并长大的人来说,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并令人陶醉的。

②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

③在我的家乡,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④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⑤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偶尔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⑥家乡的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如果说家乡的雨是急就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慢慢地下。或许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⑦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⑧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⑨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⑩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很多好吃的又有很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要归功于这雨中的诗意与情调。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陶醉。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21日,有删改)

12.阅读③—⑥段,填写下表。
家乡的雨a._____风雨交加、寒气逼人c._____
成都的雨降雨量大、雨细b._____酝酿充分、时间长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
14.本文题为“成都的雨”,为什么还要写成都的市民和农家人呢?
15.第⑨段中的王建的诗句是否可以换成赵师秀的《约客》一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简述理由。
16.联系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请以“感受中国味”为题目,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或成长见闻,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按文体要求写作,不少于600字;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影响评分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3-08-27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盐田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选择题
3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综合性学习
20.65图文转换
三、选择题
30.94成语和熟语
40.85衔接与排序
50.85修辞手法
四、文言文阅读
60.65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五、诗歌鉴赏
70.65诗歌鉴赏
六、现代文阅读
8-110.65事理说明文
12-160.65散文
七、作文
17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