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期末 2024-01-16 5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年级开展了“美术里的中国”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参与了三个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每个活动下的任务。
1.请在活动手册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丹青承文化,墨彩绘时代”。
活动一:美术课上探古画题材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画的题材,下面是同学做的笔记。

中国古画的题材多样,既有王者的庙堂仪范,也有文人的林下风雅,更不乏黎民大众的艰辛劳作、欢愉节庆。北宋《纺车图》描绘了一位老妪,她弓腰驼背,站立纺线,神情安详自在;明代《渔乐图》钩勒了水村人家的劳作情形,或编织渔具,或行舟撒网,寥寥数笔,生动地展现了渔家之乐;清代《龙舟竞渡图》描绘了江南地区端午时节龙舟竞赛的热闹场景,江中数舟竞发,水手奋楫争先。纺织陶冶、农耕渔、村市生活、百态众生,皆被画家呈现于笔端。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所以“安详”一词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用线条画出轮廓”的意思,所以“钩勒”一词中有错别字。
C.“寥”是“非常少”的意思,读作“liáo”。
D.“狩”是“打猎”的意思,读作“shòu”。

课上,老师带同学们重点赏析了《清明上河图》,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鉴赏文字。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展开这幅长卷,一溜骆驼正远远地向汴京城走来,驮工神情悠然。走入城中,食客坐在街边闲适自在,店员拿着一根竹竿撑起彩缎,似乎是要开门了。虹桥下的大船上,船工们有的撑篙,有的抛绳,有的接索,忙得不亦乐乎。纵观全卷,_______________,无不清楚细致。《清明上河图》以精细的工笔,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华景象。

3.根据语境,请你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内容恰当、节奏匀称的句子。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大至河流的浩瀚、原野的寂静,小到招牌上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
B.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小到货摊上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
C.小到货摊上陈设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大至寂静的原野、河流的浩瀚
D.小到招牌上细小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大至原野的寂静、浩瀚的河流
活动二:纪念馆里悟民族精神

同学们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参观笔记及搜集到的《六骏图》图片。

20世纪初的中国战火纷乱,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对民族的萎靡不振痛心疾首,发出了奋起革新的呐喊。一洗万古凡马空,徐悲鸿画的马,栩栩如生,精神抖擞,激越昂扬,独具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徐悲鸿还画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断章取义地表现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徐悲鸿画作中的奔腾之魂激励了抗战时期的整个中华民族,鼓舞着民众前仆后继,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之中。

4.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痛心疾首B.栩栩如生C.断章取义D.前仆后继
5.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横线短语“奔腾之魂”的含义是_________
活动三:纪录片里叹经典“活化”

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致力于用3D建模技术活化”2D作品。齐白石的名画《虾》被分解成了不同的局部,游动的虾恢复了现实世界里的生机活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配合着第一人称的解说词,观众仿佛走进了水草青青的世界。黄宾虹的水墨画《万松烟霭》也被进行了立体化视觉呈现,拥有了灵动性,黄山奇秀与水光星光合为一体。帧帧创作,秒秒雕琢,数字技术让美术作品了起来。艺术助力科技,不是充分展示出中国画之美,而是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7.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感而发,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句是(     
A.《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代表,真可谓“工笔长卷描绘生活百态,清明上河留存汴京繁华”。
B.徐悲鸿将抗战情怀融入到作品中,激励民众奋起反抗,这难道不是伟大与崇高的体现吗?
C.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用数字虚拟技术“活化”名画,好似一个真实而又静止的美术馆。
D.美术描绘民俗生活,美术折射民族精神,美术反映时代巨变:丹青承文化,墨彩绘时代。
2024-01-16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8. 默写,完成下面小题。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转朱阁,______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在《木兰诗》中,我们看到了木兰的两次选择:一是在可汗点兵时,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体现了她为家为国勇于担当;二是在凯旋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归家心切的女儿情怀。
(4)水,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水”的古诗文。(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刘禹锡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这是一组唱和诗。白居易首唱,在赠诗的尾联用“二十三年折太多”对刘禹锡的被贬遭遇寄予了①______。刘禹锡即席回赠,首联紧承赠诗,用“②______”代指贬谪之地,用“凄凉”二字点明心情;颔联使用典故,写自己被贬归来,感到恍若隔世,表达了③______的心情。
10.白居易认为,刘禹锡的不幸遭遇有命运的捉弄,也有宦海沉浮的无奈。刘禹锡对此是如何回应的?请结合回赠诗中的相关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2024-01-1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乙】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之者谁/莫其妙                           四时之不同/春和
B.山间之四/学而                    之心而寓之酒/求之不
C.林壑美/怨天                           蔚然而深/佳木而繁阴
D.野发而幽香/群斗艳                    六七里/寸步难
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环滁皆山也
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理解:这五字领起全篇,仿佛一个特写镜头,细致地将醉翁亭所在之处一一绘出。
【乙】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翻译:太阳出来,山林里的雾气就聚拢了;烟云消散,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理解:这两句分别写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在写景中蕴含着事理。
【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太守宴酣而醉,此处描写呼应了上文的“醉翁”,富有情趣。
13.根据《醉翁亭记》和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作《祭鳄鱼文》祝之。……自是潮人无鳄患。

袁州之俗,男女隶人者,逾约则没出钱之家。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仍削其俗法,不许隶人。

(取材于《旧唐书》)

岁馀,徙苏州。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寻徙明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役,许之。

(取材于《宋史》)


注:①愈:韩愈。②祝:祈祷。③隶:做奴仆。④没: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
唐朝的韩愈被贬后,在潮阳重视当地的鳄患,在袁州①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宋朝的范仲淹被贬苏州后,“②______”;③______朝的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面对被贬逆境,以上三人的具体做法不同,却都将④______放在心上。
2024-01-1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4. 《水浒传》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广受人们喜爱,民间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再现它的精彩内容。下面是水浒故事剪纸,请任选一幅,结合书中情节,从主题、人物或内容的角度谈谈《水浒传》广为流传的原因。(100字左右)
2024-01-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粮安天下,种业为基。关于种子的战争古已有之。《吴越春秋》中记载,勾践曾向吴王夫差借粮。还粮时,勾践选取颗粒饱满的粮食蒸熟后再归还,吴王中计留作种子,加之旱灾,导致吴国大饥荒。越国乘机进攻,灭掉了强大的吴国。近年来,我国______①______,但______②______。其中主粮种子进口相对较少,而蔬菜和草籽种子分别占种子进口总量的78%和80%,国外种源依存度较高,存在被卡脖子的隐患。中国种业振兴,任重道远。



材料二

种质资源库被视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险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2004年开始建设,2007年开始运行。这里已保存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6%。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之一。

对于同一种植物,研究人员要在不同的生长地点釆集以保证遗传多样性。采集种子同时,研究人员会详细记录下采集时间、地点、海拔、土壤类型、周围环境等信息,并把该植物的叶、花、果等信息作为凭证一一对应种子,作为今后生态修复的依据。

采回的种子要经过多道质量控制程序,才能入库保存。首先是干燥脱水,然后利用分离机及X光检测,分拣出饱满健康的种子,接着进行清理、质检、计数等。之后,种子会被再干燥,在温度15摄氏度、相对湿度15%的环境中,种子被放置一个月左右。种子含水量降到5%至7%,进入休眠期,基本达到进入冷库的条件。

经过密闭容器分装后,种子进入冬眠套房——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在这里,种子可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每个物种的种子被分为两份,分别存放在备份库和活动库中,前者永久保存,后者做萌发试验。每隔5年或10年,会抽样进行萌发试验,看看种子是否还有活力。


材料三

距今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驯化、种植黍、粟、稷等谷物。古时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稷米被历代帝王奉为谷神,进入社庙,并与土地之神连在一起,合成社稷一词,成为国家的象征。稻(一说为麻)、菽、麦、黍、稷等五谷作物,不仅是中国百姓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与收获还深刻影响着我国特有的农事节气、乡土风俗、民间艺术……稻花香里说丰年”“小麦覆陇黄”“蚕眠桑叶稀”“把酒话桑麻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汇入浩浩荡荡的中国文学源流,也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可以说,种子资源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种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15.根据材料一的图文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16.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关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该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的植物种子约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三分之一。
B.同一种植物的种子,要在不同的生长地点采集,同时记录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
C.采集的种子经过分拣、清理、质检、计数这几道质量控制程序后,就可以入库保存了。
D.在活动库存放的植物种子,每隔5年或10年要抽样进行萌发试验,确保种子活力。
17.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保护我国种子资源的意义。
2024-01-1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黑脸》,完成各题。

黑脸

①老街地处中原,盛产小麦。老街上做饮食买卖的也多是开面铺。陕西臊子面、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老街人对吃面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在琳琅满目的面铺中,老街人当家的面还属本地的绘面和浆面条。

②也有例外,东街大石桥旁的黑脸刀削面馆也是老街人常去的地方。老街人亲切地称呼面馆老板“黑脸”。黑脸五十出头,肤色黝黑,面馆起名“黑脸”真的是名副其实。黑脸年轻时外出打工,在山西大同学习刀削面手艺,多年后携妻带子返回老街,在大石桥旁租个铺面,开了馆子。

③现在的面馆和面都用机器,省时省力。黑脸坚持手工和面,他说面也是有灵性的,和面就是与它亲近,以手揉搓,它才给你上筋道。黑脸左手托举面团,眯缝着本就不大的眼睛,像被催眠了一般,右手拿弧形刀,浸入削面状态中,削出的面形似柳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面片片飞起,欢舞着跃入热水翻滚的大铁锅内,捞起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黑脸的汤料和牛肉也是一绝,牛骨汤炖得柔滑如玉,酱牛肉用的牛前腱,肉里包筋,筋内有肉,层次分明。每天饭点,黑脸的铺子拥满了食客,等待吃面的长队都成了一道景。

④黑脸两百碗面卖完就打烊。有人说还有不少顾客,多做点多赚点嘛。黑脸眯缝着眼睛也不说话。老街人知道黑脸厚道,这是给别人留生意做。

⑤黑脸卖面,不管是生人熟人,一碗面六块酱牛肉,每块肉似鹌鹑蛋大小。黑脸的儿子谈了个女朋友,长相甜美俊俏。儿子也是显摆,热闹的饭点带着女朋友来店里吃面。面端上来,碗里也是六块肉。儿子说:“妈,惠惠爱吃酱牛肉,你给多添点肉。”黑脸说:“在店里吃,就这样。”女朋友惠惠撅起了粉嘟嘟的小嘴,儿子脸上也挂不住,回家就和黑脸争辩。黑脸说:“家里有家里的说法,铺子有铺子的讲究。给你的碗里多加肉,让其他顾客怎么看?亲朋好友就多加多添,咱铺子还有没有诚信?惠惠爱吃酱牛肉,来家里管吃管拿,你带她到铺子里显摆啥?”黑脸老婆拿着包好的酱牛肉塞到儿子手里:“去,给惠惠赔个不是。”儿子低头不言语了。

⑥老街饮食协会要搞美食评选,评出老街人最喜爱的十大美食,还要授牌匾,登报纸,上电视。邻居老马来给黑脸传消息,说是顾客投票环节已经结束了,竞争激烈呢。下一步是评委暗访品尝环节,不少店铺都带着礼物去打点评委了,你黑脸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啊。黑脸眯缝着眼睛说:“打点啥?咋打点?说来说去还不得是手艺地道吗?歪门邪道评上个牌子,老街人吃了不是那么回事,那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嘛!这事,呵呵,我不干!”

⑦周六中午,面铺里正热闹着,邻居老马进来,他指着靠门口的一张桌子,悄悄地对黑脸说:“瞧见那三个人没有,就是来暗访的评委,悠着点啊。”面捞上,汤加好。黑脸老婆迟疑了一下,从木桶里打出酱牛肉放入碗里。三碗面刚刚端上桌子,就见黑脸手中拿着勺子筷子跟了过来,他把面中多打的肉块拣了出来,说:“对不起啊,上错了。”急得一旁的老马直拍大腿。

⑧评选结果出来了,黑脸刀削面还真评上了老街十大名吃。

⑨开了春,老街突降大雨,水淹了整条街,店铺都关门了。

⑩那天,歇了几日的黑脸刀削面馆又忙乎起来,黑脸和媳妇揉面、熬汤、酱肉。黑脸左手托举面团,眯缝着本就不大的眼睛,像被催眠了一般,右手拿弧形刀,浸入削面状态中,削出的面形似柳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面片片飞起,欢舞着跃入热水翻滚的大铁锅内。黑脸的老婆守着盛酱牛肉的木桶,给每碗面添肉。儿子和女朋友惠惠把面封装打包,送到了清淤开渠的志愿者手中。

⑪大家听说是黑脸送的刀削面,很是惊喜。打开饭盒,清香扑鼻,面里还是六块酱牛肉,只是每块肉的大小比鹌鹑蛋大了一倍。

(取材于刘建超的《老街二题》)

18.小说塑造了“黑脸”这一人物形象:他①______,表现了他有工匠精神;他②______,表现了他为人厚道;黑脸卖面,不管是生人熟人,每碗都是大小一样的六块肉,表现了他做生意坚持③______的原则;老街突降大雨,水淹了整条街,黑脸带领全家④______,表现了他富有爱心。
19.对比,是小说中常见的手法,对塑造人物、表现小说主旨起到重要作用。请在本文中任选一组对比,简要分析其作用。
20.第⑦段中写评委到店暗访,看到黑脸把老婆多盛的肉块拣了出来。在这段情节中,评委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依据小说上下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补写一段话。(80字左右)
2024-01-1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完成下面小题。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①当前社会物质丰裕,生活节奏普遍较快,一些年轻人容易浮躁焦虑。他们不屑于关注身边小事细节,一屋不扫就想扫天下;凡事讲速成,不愿意日积月累;吃不了百折不挠的苦,总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因此,我们应提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意为不放弃微小的事物,做事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有所成就。那么,_________?

③我们需要注重细节。微末显用心,细节表功力。最近,越剧老艺术家茅威涛指导弟子的视频在网上大火,茅威涛老师亲身示范的一个看人眼神、一个推门的动作等毫不起眼的细节,不仅体现了老艺术家深厚的积累和功力,也让整部戏熠熠生辉。与之相反,中国有个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西方也有句古老民谣一个马蹄钉亡了一个国家。前人的智慧经验告诉我们成败有时就是由不起眼的细节决定的。

④我们应当强调积累。一个人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事业的进步,都要靠功夫的汇聚。沈从文仅接受过小学教育,但他求知若渴,把美词佳句随手摘抄在小纸条上,以便随时读,随时记。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帮助他丰富了知识和素材,使他厚积薄发,写出脍炙人口的《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成为一代文学名家。他获得的成就鲜明地印证了荀子的名言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我们还需要彰显韧劲。古今成大事者,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少不了经历十年冷板凳的落寞和不见所增的迷茫,唯有恒心和韧劲方能战胜千难万险。上世纪80年代初,古浪县土门镇六老汉义无反顾地挺进八步沙治理荒漠。此后四十年里,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人像愚公一样,子孙不匮,移山不止。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奋斗,沙海终变成了花海。这正如伏尔泰所说的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⑥青少年是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接续者、生力军。无论求学还是做事,我们应该做到不弃微末,久久为功。让我们立足当下,笃行不怠,于微末处见实干精神,于细节间聚持久功力,成就自己的亮丽青春!

(作者李溢慧,有删改)

21.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②段横线处补写相应语句。
2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列举一些年轻人浮躁焦虑的反面现象,引出本文中心论点:我们应提倡“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B.第③段先举茅威涛的细节动作让戏剧生辉的事例,接着从正反两面引用成语、名言论证了本段观点。
C.第⑤段结尾处引用伏尔泰的话是为了进一步阐述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人具有团结奋斗的精神。
23.下面两个材料哪一个作第④段的论据最恰当?选择并说明理由。
【甲】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宇航员邓清明终于梦圆太空,为了这一刻,他作为“备份”宇航员整整等待了24年零10个月。发射当天,他在媒体见面会上说,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乙】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从入大学起就坚持记日记,战乱期间也从未间断。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后的24年,他每天早晨从北海公园北门进,南门出,对公园内的物候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他留下的日记多达800万字,记录的天气数据、气象学资料等都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
2024-01-1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请以“在一起”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01-1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5. 《礁石》给你怎样的启发?请根据你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摘自《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01-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7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汉字临摹  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诗歌鉴赏
9-100.65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1-130.65欧阳修(1007-1072)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五、名著阅读
14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15-170.65图文转换  提炼与概括  非连续性文本
七、现代文阅读
18-200.65小说
21-230.65议论文
八、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25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