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宁夏 九年级 期末 2024-01-22 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 语境默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优秀的诗文中,就有许多名篇无不体现着这种自强的精神。有身处逆境时仍尽显豁达的襟怀: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被贬巴楚二十三载归来,仍悟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苏轼《水调歌头》中明知“此事古难全”,仍表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有前途未知时仍坚定信念的乐观:李白壮志难酬,仍相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行路难》(其一)。有为国之兴盛而不惜生命的忠心:韩愈不辞衰老,不惜残年,仍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忠君之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为官者时刻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范仲淹虽遭贬谪,却仍有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

2024-0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2. 某初级中学的学生会学习部组织《水浒传》读书交流研讨会,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摘抄,完成任务。

摘抄1:宋江才得病好,便与吴用商量,要打北京,救取卢员外、石秀。安道全谏道:将军疮口未完,不可轻动,动则急难痊可。吴用道:不劳兄长挂心,只顾自己将息,调理体中元阳真气。吴用虽然不才。只就目今春秋时候,定要打破北京城池,救取卢员外、石秀二人性命,擒拿淫妇奸夫 。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摘抄2:吴用道:即今冬尽春初,早晚元宵节近,北京年例,大张灯火。我欲趁此机会……宋江道:此计大妙!便请军师发落。


(1)任务1:选段中“此计”指的是什么_________ ,“此计”的目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2: 金圣叹先生点评水浒人物时,说吴用“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请针对选段这一章节内容,做简要分析。
(3)任务3:根据阅读《水浒传》的经验,请你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阅读这类古代白话小说?
2024-01-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3.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君子坦荡荡,他们为人处世君子求诸己,他们遇到难题先从自身寻找突破;君子固穷,他们走投无路也坚守节操。几千年来,君子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人格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面的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继往开来。

新时代,君子品格仍是青年推崇的高尚人格。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对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重要性是的。广大青年只有对标新时代君子人格,(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追求进步,汲取营养,提高素质,锤炼本领,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辨别力,不断灌溉君子文化的沃土。


(1)①③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光明磊落   显而易见B.正大光明   显而易见
C.正大光明   不言而喻D.光明磊落   不言而喻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④处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4.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所学对联知识,从备选词语选出最恰当的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完成对联。
上联:去老范一千年,先____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下联: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备选词语:悲            太湖八百里 八百里太湖
2024-01-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①④⑤③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①⑤③D.④①②⑤③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6.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归来后首次亮相。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状态良好,不久后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不到两年,我国已有神舟十二号等5个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人的太空家园。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载人航天人,生动践行了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责任和追求。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是正在中国空间站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公开亮相时,对青少年朋友的殷切寄语。这12个字也是航天人拼搏努力的真实写照,给无数奋斗者以丰富的启迪。

(刊载于2023年8月7日)


材料三: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意味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连战连捷、一气呵成。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再到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不到31年的时间里,中国载人航天就实现了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一几代航天人的浪漫梦想。

神舟十五号乘组,正是梦圆时刻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

(刊载于2023年6月4日)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及生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弘扬航天精神。
2024-01-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仿照示例概括小说《范进中举》最经典的镜头。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2)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学校邀请著名作家丁立梅女士到校开设文学讲座,该讲座活动由校文学社负责安排,时间定于2023年11月12人上午九点,地点安排在学校报告厅。请你根据要求,拟写一则邀请函。
2024-01-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而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注】艨艟(méng chōng):战船。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金陵人,
(2)湖中得更有此人
(3)人物略不相睹
(4)迎而上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10.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11.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
2024-01-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过彭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湓城起暮鸦。


[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13.本诗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024-01-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人生能有几回搏

①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习主席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勉励备战冬奥会的运动员们,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祝你们取得好成绩。习主席的亲切勉励让中国奥运健儿们备受鼓舞,以拼搏姿态在冬奥赛场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当年的一句呐喊,深深影响激励着包括一代代体育健儿在内的亿万中华儿女,成为无数人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精神动力。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高光时刻更是转瞬即逝,所以每一个赛场都是他们的战场。赛场上如此,赛场下也是这样。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梓坤一生致力于概率论研究,在我国概率论研究处于大片空白的时候,他便争分夺秒地全力投入,攀登科学高峰。他常说人生总得搏几回,希望自己能够抓住机会成为有建树的数学家。不论是人生能有几回搏,还是人生总得搏几回,核心就是要抓住机遇、拼尽全力、放手一搏。要知道,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只有抓住了它,为之拼搏到底,不懈奋斗,才能创造辉煌,赢得未来。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机遇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靠实力争取的。要想登上几回搏的舞台,就要积蓄力量,夯实根基。无论是赛场上电光石火般的瞬间反应,还是学术领域高深的理论研究,无不凝结着日积月累、勤耕不辍的努力。奥运冠军邹市明以陪练身份入选国家队,在给种子选手当沙包的过程中,他一边陪着训练,一边潜心学习研究对方优点。在全国拳击锦标赛预赛中,他一举击败与他对练的种子选手,一时技惊四座。四年后,从备胎中脱颖而出的邹市明,以正式队员的身份出征雅典奥运会,从此开启辉煌之路。像邹市明这样厚积薄发的奥运健儿还有很多,他们不断挑战极限,寻求新的突破,速度和力量在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中得到积累,毅力和斗志在日复一日的磨砺中得以升华,最终登上荣誉殿堂。

人生能有几回搏,重在一个字。拼搏到底、不懈奋斗,是人生的态度,也是成功的关键。说到拼搏,不得不提中国女排。为了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女排姑娘们把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拼命三郎陈招娣在一次比赛中扭伤了腰,仍然坚持比赛,结束后是队友背着她登上了领奖台。主攻手张蓉芳崴伤了脚依然坚持比赛,她每一次艰难的举手投足,都寄托着中国女排的精神力量。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抓住了机遇,就意味着要迎接挑战,而拼搏奋斗正是攻坚克难、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顽强拼搏的人,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咬牙坚持到最后;不懈奋斗的人,不管长途还是短程,都会风雨兼程、一往无前。对我们来说,要靠而不是靠,要靠而不是靠,唯有拼搏实干,才能人生出彩。

⑤自信而豪迈,厚积而薄发,抓住机会,拼尽全力,奋力一搏,这大概就是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启迪和真谛。新的征程上,我们当继续发扬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于拼搏、矢志奋斗,书写人生新篇章,搏出事业新辉煌。

(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2月8日,有删改)

14.下面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习主席对运动员勉励的话,引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中心论点。
B.第②段中的“高光”时刻,其含义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杰出成就时的最辉煌的时刻。
C.第⑤段是归纳总结全文,号召我们要发扬女排的拼搏精神,才能搏出事业的新辉煌。
D.全文的论证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深刻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给读者以思考和深刻启示。
15.阅读第②段,说说“人生能有几回搏”与“人生总得搏几回”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
16.请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17.请结合本文的事实论据,简要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024-01-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贺兰山深处的绿色烟岚

杨军民

①和胡建洲上山,是在一个上午。

②前一天晚上,宁夏石嘴山一带难得下了一场透雨。雨后的天空高远瓦蓝,浅灰色的贺兰山似被谁擦过,清晰、巍峨。

③皮卡在王泉沟那条碎石遍布的道路上颠簸。有的地方路很窄,刚刚允许车子过去。我和同行的老李抓着头顶的拉环,神经绷得很紧。胡建洲则目视前方,神情轻松,整个人和车子一起起伏着,像是车子的一部分。也难怪他这么轻松。自2019年矿区停采、回填治理到现在,每天他都要在这条路上来回奔波。他要看他们种在这里的草籽是否发芽,看栽进去的火炬树和红柳哪个更时旱、更时碱,看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苗木是否缺水事实上,如果再向前漫溯,他在这条路上走过的时间更久。

④他当年是王泉沟煤矿的副矿长。那时候,这里的天空是灰暗的,随便一股风刮过去,带起的都是微细的黑色粉尘。几乎看不到野生动物的踪影。

⑤这样,胡建洲就有了两个颇具反差的身份:矿山治理前的副矿长,现在的护林员。当年他是开矿的挖山人,现在他是绿化的守山人。

⑥车子颠簸、回转、攀爬了好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一处平台停了下来。

⑦此时,天更蓝了,空气洁净,视野开阔。那经过回填、削平、覆土的一层层台阶状若梯田,呈现出润泽的黄褐色,与远处干裂的土灰色山岩形成了很强的色差。对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贺兰山东麓植树,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那里都是石头山石头地,山高风大、干旱缺水,种树得先植土,种活一棵树比拉扯大一个娃都难。

⑧在这么高、这么旱的山上,要植树种草,土从哪里来?水又从哪里来?听到我的这个疑问,胡建洲呵呵笑了,他指着右前方的一面山崖,让我仔细看。

⑨“方圆多少里都没有黄土,偏偏在这座山上有,好像有人专门放进去的!”他感慨着。至于水,他指着“鸳鸯湖”(当年开矿时挖得一个深坑,因水中有鸳鸯而得名)说,他们在湖边装了水泵,基本可以保证正常的灌溉用水。

⑩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燃料资源紧缺,父辈们在这座山里发现并开采出了煤炭;现在,我们要填矿、植土、绿化,这里又发现了黄土和水源。贺兰山,你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呀!

⑪我们所在的那个平台,一片一人多高的红柳林郁郁葱葱,前面还有一长溜矮矮的火炬树。路两边种着旱榆树。

⑫我问胡建洲,为什么每块地的树种都不一样?他说土质的碱性很大,到底哪一种树更适合,还在摸索中,目前看种植红柳的效果最好。目光再向周围延伸,猛一看,还是荒地。细看,其实已覆盖着似有似无的绿色烟岚。

⑬说实话,这里植被的数量和茂盛程度,和我之前的想象是有距离的。来时的路,我有意无意幻想过林海汹涌、绿荫蔽天的景象。但站在那些顽强而坚韧地生长着的植物面前,站在一说起草木言语都温软了的胡建洲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肤浅。是啊,如果绿化贺兰山是那么容易的事,我们又何须此行?

我正想着,迎面走来两只灰黑色的岩羊,一大一小,小的在前面,蹦蹦跳跳很轻灵,大的一步一步踩得坚实而稳健。“环境改善了,沟里的动物多了起来,岩羊最多。有两只岩羊不怕人,大的带着小的,好像就是它们。”胡建洲这么说的时候,小羊径直走了,大羊在我们前方五六米的地方回首张望了一下,漆黑的眸子闪出一丝光亮。它不慌不忙地走出很远后,钻进红柳林不见了。

⑮那两只羊,和胡建洲一样感知着这山间每一抹绿色和生气。它们用从容、善意和繁衍报答着这座山的深彻变迁。

⑯胡建洲把我们送到来时的停车点时,已过了中午。我问了他一个我一直想问的问题:从挖山人到守山人,心里是啥感觉?他说,以前是靠山吃山挖山,现在是为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里面成色肯定不一样啊。说完,他钻进车子,踩一脚油,向着大山的方向又回去了。

⑰望着远处高耸陡峻的贺兰山,我知道,那里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成千上万个胡建洲,正在默默地培植和守护着大山。贺兰山的绿色,正如烟岚般一点一点升腾起来。

⑱在那一片烟岚中,我仿佛看见了无数和胡建洲一样的绿化人、守山人,正把青春和信念浇灌在草木之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19.阅读散文,要关注其抒情性。同样的内容,变换标点、字词之后,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会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体会分析这种不同。
变换标点:宁夏石嘴山一带难得下了一场透雨。雨后的天空高远瓦蓝,浅灰色的贺兰山似被谁擦过,清晰、巍峨!
变换字词:宁夏石嘴山一带下了一场雨。雨后的天空高远瓦蓝,浅灰色的贺兰山似被谁擦过,清晰、巍峨。
20.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胡建洲这一人物形象。
21.联系上下文,谈谈文章第段写两只岩羊的目的是什么?
22.文章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前是靠山吃山挖山,现在是为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里面成色肯定不一样啊。”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成色”一词的理解?
23.假如你是《人民日报2023年散文精选》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会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成长磨砺          B.自然人文             C.乡土与美味             D.我与一座城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2023-06-21更新 | 115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1
现代文阅读
3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名著阅读
20.4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三、基础知识综合
30.65成语和熟语
四、填空题
40.65对联
五、选择题
50.65衔接与排序
六、现代文阅读
60.85图文转换  非连续性文本
14-170.65议论文
18-230.65散文
七、综合性学习
7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通知
八、文言文阅读
8-110.65张岱(1597-1679)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九、诗歌鉴赏
12-130.65其他明代作家  诗歌鉴赏
十、作文
24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