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西 七年级 期末 2024-01-24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下面是小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中发表的感言,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是最值得赞美的姿态。一有闲暇,我总会坐在窗前,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要是遇到疑惑,我会根究底,直到释疑为止;倘若碰到一本好书,我会喜出望外,然后翻来覆去地品读。

这个学期,读《纪念白求恩》,我认识了一位高尚、纯粹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读《皇帝的新装》,我从怪诞不经的故事中学会了辨别人性的真假;读《再塑生命中的人》,我遇见了与不幸命运抗争的海伦· 凯勒,她百折不挠,让自己黑暗的世界也变得花团锦     );读《植树的牧羊人》,我认识了一位沉默寡言的牧羊人,他以个人微     )的力量,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多读书不但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隘。当博览群书后,一个人的人生境界自然会慢慢提升,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怅然,也不会惊慌失措。人生几十年,我们要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阅读中去,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的中华儿女。

1.给加点字注音。
根究底(     )       ⑵相(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花团锦cù(     )       ⑵微bó(     )
3.感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3个。
4.结合语境,解释感言中画横线的词语。
⑴不毛之地       ⑵怅然
5.下列关于语法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阅读是最值得赞美的姿态”中的“阅读”“值得”“赞美”“姿态”都是形容词。
B.“捧一本书”中的“捧”“一”“本”“书”依次是“动词”“数词”“量词”“名词”。
C.“多读书不但有……而且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隘”中的“狭隘”是贬义词。
D.“我们要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阅读中去”中的“热忱”与词语“热情”是同义词。
2024-01-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6. 阅读古诗文,可以丰盈我们的人生。请你根据提示填写内容。

人生遇挫,读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从“①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感受乐观豁达的意志;心浮气躁,读读诸葛亮的《诫子书》,从“非淡泊无以明志,②_________”中学习修身治学的教诲;遭人误解,读读《论语》,从“③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中了解对待误会的态度;阻滞不前,读读谭嗣同的《潼关》,从“④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中收获勇往直前的力量;追忆往昔,读读_______的《江南逢李龟年》,从“⑥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中回忆过往岁月的美好;天地狭小,读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从“⑦_________________”中找寻开阔旷达的境界;久别思亲,读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从“⑧___________________” 中想象回家团聚后共话今宵的情景。

2024-0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猫(节选)

郑振铎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7.对“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B.我们家已经不喜欢养猫了。
C.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D.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便于作者抒情议论,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B.作者善于设置伏笔,前后呼应。如写第三只猫不招人喜欢,又老爱凝望鸟笼,为其后来的被冤埋下伏笔。
C.作者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但是本文的感情基调却是轻松愉悦的。
D.文章“黑猫”的出现,不仅使得情节发生了陡转,更使“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9.第③段中画线句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2024-01-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狐狸买手套

新美南吉

①寒冷的冬天从北方来到了狐狸母子居住的森林。

②小狐狸跑出去玩儿了。它在丝棉似的柔软的雪地上兜着圈子,溅起的雪粉像水花似地飞散,映出一道小小的彩虹。

③过了一会儿,小狐狸回到洞中,对妈妈说:“妈妈,手冷,手发麻了。”

④它把两只冻得发紫的湿手,伸到妈妈面前。狐狸妈妈一边呵呵地往小狐狸手上呵气,一边用自己暖和的手,轻轻握着小狐狸的手,说:“马上就会暖和起来。妈妈给暖暖,很快就会暖和的。”

⑤狐狸妈妈心里想:可爱的小宝宝,要是手上生了个冻疮就可怜了。等天黑以后,去镇上给小宝宝买双合适的毛线手套吧。

⑥黑乎乎的夜幕降临了,把原野和森林笼罩起来,但雪太白了,无论夜幕怎样包,仍然露出雪光来。

⑦狐狸母子俩从洞里走出来。小狐狸钻在妈妈的肚子下面,一边走着,一边眨着滴溜圆的眼睛,好奇地看看这,看看那。

⑧不久,前方出现了一点亮光。小狐狸看到后,就说:“妈妈,星星掉到那儿了,是吧?”

⑨“那不是星星。”狐狸妈妈说着,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

⑩看到镇上的灯光,狐狸妈妈想起了有一次和朋友到镇上去遇到的倒霉事。当时,狐狸妈妈一再劝说,不要偷东西,但朋友不听,想偷人家的鸭子,结果被人发现使劲追赶,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

⑪“妈妈,站着干什么呀?快点走吧。”

⑫尽管小狐狸在妈妈的肚下催促,可狐狸妈妈怎么也不敢往前走了。它想啊想啊,怎么也想不出一个买手套的好办法,只好让小狐狸独个儿去镇上。

⑬“宝宝,伸出一只手来。”

⑭狐狸妈妈握住小狐狸伸出的那只手,不大工夫,那只手变成了可爱的小孩手了。小狐狸把那只手伸开,握住,又掐,又嗅。

⑮“真奇怪啊,妈妈,这是什么呀?”小狐狸说着,借着雪光,又仔细端详起那只变了形状的手。

⑯“这是小孩手,宝宝。去了镇上有很多人家。首先要找挂着黑色大礼帽招牌的人家,找到后,咚咚地敲敲门,然后说‘晚上好’。你这样做了,人就会从里面把门打开个缝,你从门缝里把这只手,哦,就是这只小孩手伸进去,说:‘请卖给我一副合适的手套。’明白了吗?可不能把那只手伸进去啊。”狐狸妈妈耐心地教导着小狐狸。

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狐狸不解地反问道。

⑱“因为人要是知道你是狐狸的话,不但不卖给手套,还要抓住往笼子里关呢!人哪,真是可怕的东西啊!”

⑲“嗯。”

⑳“千万不能把那只手伸进去。噢,要把这只,瞧,把这只小孩手伸进去。”狐狸妈妈说着,把带来的两个白铜钱,塞进小狐狸的那只小孩手里。

㉑小狐狸在映着雪光的原野上,摇摇摆摆地朝着镇上的灯光走去。

㉒开始只有一个灯,接着出现两个,三个,后来增加到十几个。

㉓小狐狸看着灯光,心里想:灯就像星星似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蓝的哪!

㉔不久,到了镇上。大街上,家家户户都已经关了门,只有柔和的灯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映在街道的积雪上。

㉕小狐狸终于找到了帽子店。妈妈在路上曾仔细告诉它的。画有黑色大礼帽的招牌,在蓝色灯光的照耀下,挂在门前。

㉖小狐狸按照妈妈教的,咚咚咚敲了敲门,问道:“晚上好。”里面响起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门嘎吱一声开了一寸左右的缝。一道灯光穿过门缝,长长地映在街道的白雪上。

㉗小狐狸的眼睛让灯光一晃,一下子慌了起来,把不该伸进去的手从门缝里伸了进去,说:“请卖给我一双合适的手套吧。”

㉘帽子店的人看到这只手,不由得“哎呀”了一声。他想:这是狐狸手呀,狐狸买手套一定是拿树叶来买了。于是,他说:“请先交钱。”

㉙小狐狸握着两个白铜钱,老实地交给了帽子店的人。那人用食指弹弹,然后互相敲敲,发出叮叮好听的声音。他想,这不是树叶,是真正的铜钱,便从柜子里取出小孩用的毛线手套,放到小狐狸的手里。小狐狸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帽子店。它顺着来的路一边走,一边想,妈妈说人是可怕的东西,可今天的事却并没感到人有什么可怕。

㉚当它正要从一个窗户下走过时,忽然听到人的声音。啊,这是多么慈祥,多么好听,多么稳重的声音呀!

㉛“睡吧,睡吧,躺在妈妈的怀里,睡吧,睡吧,枕在妈妈的胳膊上。”

㉜小狐狸想,这声音肯定是小孩妈妈的声音。因为每当小狐狸困了想睡觉时,狐狸妈妈也是用这种慈祥的声音,摇着它睡着的。

㉝接着,是小孩的声音:“妈妈,这么冷的晚上森林里的小狐狸冷不冷?”

㉞又是小孩妈妈的声音:“森林里的小狐狸啊,听着狐狸妈妈的歌儿,在洞里就要睡着了。好宝宝快睡吧,看看宝宝和狐狸哪个睡得快。一定是宝宝睡得快。”

㉟小狐狸听到这儿,忽然想起妈妈来了。它飞快地朝着妈妈等候的地方跑去。

10.这篇童话写了小狐狸买手套的故事,请根据情节发展,补全下面方框内的内容。

11.童话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请结合加点的拟声词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狐狸按照妈妈教的,咚咚咚敲了敲门,问道:“晚上好。”里面响起咯噔咯噔的声音。然后,门嘎吱一声开了一寸左右的缝。一道灯光穿过门缝,长长地映在街道的白雪上。
12.文中的小狐狸形象鲜明,你喜欢文中的小狐狸吗?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13.读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