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西 七年级 期末 2024-02-01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hè)            (tǎn)          (jué)别          (duō)逼人
B.气(ɡài)          (báo)             (lín) 乱        大相(jìnɡ)庭
C.分(zhī)       (dǎo)告        (bǔ)            见异思(qiān)
D.(chěnɡ)戒       (xiān)            (miǎo)        (hǔn)为一谈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
人声鼎沸       眉开眼笑       惊慌失错       刨根问底     
粘轻怕重       美不胜收       翻来覆去       害人听闻
错别字: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正确字: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024-02-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3. 班级将围绕“俭文化”出一期板报,下面是搜集到的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环顾周围,你会惊讶于有人在溜达时随意将手里没吃完的东西扔掉,有人让水龙头里的水肆意流淌,有的人则为了显示自己的慷慨而挥金如土……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麻木不仁,因为这些极端浪费的行为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在当今社会,我们能否继承“俭文化”中的精髓,是关系到个人、家庭、国家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社会要汇聚合力。家庭要从一箪一瓢做起;企业要减少浪费,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媒体要积极宣传勤俭节约的意识。节俭,实际上是我们对当下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希冀。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尽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切忌对此漠不关心。


(1)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2)下列是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麻木不仁,因为这些极端浪费的行为都与社会文明背道而驰。
B.我们能否继承“俭文化”中的精髓,是关系到个人、家庭、国家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C.节俭,实际上是我们对当下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希冀。
D.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尽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切忌对此漠不关心。
2024-02-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4.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主题文学常识与名句出处
叙述人
间万象
曲作者①______(人名)看到暮秋的萧瑟之景,于是写下了“枯藤老树昏鸦,②______________”的名句。《天净沙·秋思》
抒发复
杂情思
抒发复杂情思
刘禹锡一反常态,借明丽秋景,引出豪迈的诗情“③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一)
李白得知挚友被贬时,融情入景,景中见情,写下了“④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传达出他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陆游不以衰老自弃,就连梦中也想着为国征战,随即写下了“⑤_________________”的名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讲述深刻哲理做人要不为名利所动,不受世俗影响,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正如诸葛亮所言“⑥_______________”。《诫子书》
2024-02-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猫(节选)

郑振铎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5.第⑧段中“我”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我”此时的依据是(     
①猫“畏罪潜逃”了②“我”不喜欢这只猫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6.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极力写一家人对猫的不喜欢是为下文误解猫做铺垫。
B.第⑨段画线句“?”“!”同时使用,强烈表达妻子对张妈的不满。
C.第⑪段画线句突出“我以为”,强调的是“我”的主观臆断。
D.第⑬段加点词“悲楚”体现出猫叫声的凄惨,说明“我”已解恨。
7.第三只猫亡失之后“我”为什么却“更难过得多”?从作者养第三只猫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024-02-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