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辽宁 七年级 期中 2024-02-04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竦(sì )       巢(kē)        (jì )             翻来去(fù)
B.临(lì )       (mì)       (shǒu)       花团簇(jǐn)
C.秘(ào)     (bì)          捻(chuō)       然而生(yóu)
D.傥(tì)       愧(cán )     开(zhàn)       人声沸(dǐng)
2024-02-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2.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州的沙乡农场对大雁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      
②“不待千年成琥珀,直疑六月冻琼浆。”将一颗冰糖放入温水中, 看它缓缓          ,忍不住想要感谢它的发明者——遂宁人邹和尚穿越千年为我们带来的丝丝甘甜。
③临仙阁       在涪江边上,听春鸟啾啾,嗅莲香阵阵,看秋叶簌簌,感冬阳暖.....
④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公民     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观察 熔化 树立 权力
B.观测 溶化 矗立 权力
C.观察 溶化 矗立 权利
D.观测 熔化 树立 权利
2020-07-15更新 | 63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有谦称和敬称,《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中“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尊”是尊称对方的母亲,“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
B.“秋天”“国家”“应该”是名词;“喜欢”“扩大”“愿意”是动词。
C.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如“地球”“河流”“包袱”等。汉语中很多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称为多义词。如“算账”“澄清”。
D.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骆脾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比喻、拟人)
2024-02-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一部志人文言散文集。
B.《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C.《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舒庆春,原名老舍,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四书”。
2024-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5.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问题。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金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
(2)别人都露出笑容,为何“我”不高兴呢?
2024-02-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古诗文填空。
(1)水何澹澹, 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3) 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4)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 源 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8. 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明确学生每天要有两不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具体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要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离开学校后,到家里地要参加一小时室外活动,要“1+1”每天两小时。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

材料二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15个字以内)
(2)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的看法。
2024-02-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选自《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

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如 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选自《列子学射》)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学而习之     ②不亦
③温而知新     ④子知子之所以
10.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如 之
12.乙文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列子主动采用了甲文中的哪些学习方法?(至少两种,用自己的话回答。)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有双顺风耳

①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里买了房。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为了能经常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看她。

②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我们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可能是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③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不料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正说着,母亲已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颈椎,说:“是啊,年纪轻轻,怎么就有颈椎病了呢。以后要多运动运动,不要总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挣那么多钱干吗?”

⑤在母亲眼里,我写作是为了钱,却不知我写作的快乐,一篇好的文章出炉,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母亲是不知道的。

⑥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

⑦母亲还没有说完,我竞生出了万般感触。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治疗仪。

母亲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几次。去年暑假,母亲从农村来到我家。吃完晚饭,我和妻子谈到城里买的蔬菜既不新鲜,而且还有残留农药。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里看电视。没想到,母亲回家后,把门前的菜园扩大了一倍。品种也从以前的青菜、萝卜、韭菜,扩大到扁豆、丝瓜、青椒等二十多个品种。现在,只要我们回家,或是村里有人进城,母亲都会准备好一大堆新鲜蔬菜,托人捎来,或自己送来,真是让邻居羡慕不已。

⑨还有一回,母亲来我家小住,一天晚上,同事来找我聊天。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看电视。我对同事说:“去年冬天我感冒咳嗽了 好长时间不见好,总觉得现在穿什么保暖内衣、羽绒服,都不如小时候家里做的棉衣暖和。就是棉衣太显臃肿,要不然穿着多舒服。”同事说:“今年流行一种手工棉袄,用秋衣做里子,用花布做面料,穿出来一点不显胖。”我们正说着,母亲从卧室出来了。没几天,母亲就买来了布料,亲手给我做了一件棉袄。那年,母亲的棉袄陪伴了我一个温暖的冬天。

⑩我想起妞姐说的话,母亲总喜欢“偷听”我们说话。其实,哪里是“偷听”,母亲对儿女的声音总是天生敏感,不论多么嘈杂的声音,她都能准确地听到儿女的声音;不论离得多远,她都能听到儿女内心的呼唤。这就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吧。

⑪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仿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抬高音量,可是奇怪的是,虽然每次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很小,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纳网。有时,我觉得母亲像一只警觉的兔子,随时把耳朵伸得长长的,去捕捉儿女的声音。

⑫我想,所有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听力最好的人吧,“烦风耳” 的背后,其实藏着最深沉、最无私、最真切的母爱。

13.根据选文内容,补全下面表格。
段落
②—⑤
⑥—⑦


内容
母亲听到“我”有颈椎病而担心A
母亲为“我”捎送新鲜蔬菜
B

14.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5.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对儿女的声音总是天生敏感,不论多么嘈杂的声音,她都能准确地听到儿女的声音。
16.选文第⑧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17.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18.请结合选文内容或者生活感悟,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父亲的爱,藏在他宽阔的肩膀中,那对肩膀,不辞辛劳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母亲的爱,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冬的等待

任随平

秋天随着一场寒凉的秋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里,能有一场沸沸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深,飘雪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而我对雪花的期待初衷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大神,挥手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祉,唯美而又持久。

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雪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冬之静怡。落雪的时候,村庄就更像一位蒙了神秘面纱的女子,素素雅雅地立于大地之上。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苍穹,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

如若置身山梁,遥望村庄深处,便见袅娜的炊烟悠悠舒展着身姿,将草木的香味播撒在辽阔的空域。那香味里,就有母亲唤儿晚归的呼唤,和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从小院深处悠悠弥漫开来。此时,村庄的每一处罅隙就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前辈的辛劳与奋争;感念洋洋洒洒的雪花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似乎每一朵雪花里,都凝聚着村庄无尽的期许。

若是在暗夜,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炉火正旺,茶香氤氲,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少却了平日的劳碌与繁忙,热烈的时候,少不了捧出窖藏许久的米酒,你一杯,我一盏,觥筹交错,将冬夜的寒冷抵御在辽远之外。而此刻,窗棂上的霜花悄然融化为颗颗露珠,簌簌地落下来,在墙角积聚着,缓慢中流散开来,像洇湿了的记忆,久久不肯散去。

黎明时分,推窗望远,绒绒的雪花落在干枯了的树枝上,早起的鸟雀翻飞其间,将颤颤悠悠的雪花顺着枝条弹落下来。斜睨着向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在空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毕竟,这样的场景不是谁能刻意求得的。出得门来,舍不得伸展脚丫在素净齐整的雪地上。那雪,是来自天堂的精灵,如梦似幻。谁愿意轻易去打扰一场酣睡的梦幻呢?这样想着的时候,便是久久地站立在屋檐下,一任雪花的光芒懒懒地照耀着,迷人着,不觉得冬之寒凉了,唯有会心的笑意洋溢在眉宇之间。草木搭建的屋舍下,牛羊睡意全无,伸长了脖颈在木门的条框之外,静静地欣赏着冬之雪景,一副副满足的慵懒样,似乎馨香扑鼻的草料对于此刻的它们缺少了平日的吸引,唯有这落雪,足以慰藉胸中的饥渴。

其实,对于冬天而言,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而无雪的冬,唯有双目蓄满期许,仰首长空,在深情的瞩望里,等待一场雪的盛宴盛开在村廓四野。

19.作者笔下冬天的村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0.作者说,“村庄的每一处罅隙就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请结合文意推想作者“感念”的内容。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斜睨着向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在空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22.本文题目是“冬的等待”,请说说“等待”的是什么。
2020-08-18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跟随朱自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最美春天,感受到了春的勃勃生机;陪伴着老舍,我们同行于济南的冬天,感受到了山水的温情……在你的生活中,除了美丽的景色还有心灵美的人吧!他们也构成了最美的风景。


请选择一个人或一群人,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024-0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4. 在《散步》中发生了小分歧、文中的决定走大路、因为的母亲老了,伴随她的时日已不多,后来母亲为了照顾孙儿,决定走小路——那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在《秋天的怀念》里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那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对母亲的愧疚。


请以“那一次,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做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2024-02-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85一般词语
30.94词义辨析  修辞手法  文化常识综合  词类(词性)
4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著阅读
50.85《朝花夕拾》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诗歌鉴赏
70.65杨万里(1127-1206)  诗  内容理解  情感主旨
五、综合性学习
80.85漫画类  提炼与概括
六、文言文阅读
9-120.65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3-180.65散文
19-220.65其他当代作家  散文
八、作文
230.15全命题作文
240.1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